常见文言实词.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文言实词

②结构分析法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如: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相反,“忧劳”的意思“忧思劳苦”可推知相反的意思是“安逸享乐”。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的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 [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 1.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自身” “身孕” “性命” 2. 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读书人” (胜不敢复相士)“有才能的人”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士兵” 。 3.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 无物以相之)、 (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选择” “辅佐帝王的人” 书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曹操遗权书曰 或凭几学书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 书本知识 书信 书籍 写字 书法 奏章 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思,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思,由本义引申或假借而成。 词的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2.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 皆得以隶使之 3. 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四)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赢粮而景从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5.风吹草低见牛羊 6.乃善刀而藏之 7.离骚者,犹离忧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知]通[智],智慧。 [坐]同[座],座位。 [见]同[现],露出。 [善]通[缮],修治。 [离]通[罹],遭受。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练习1]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① 籍吏民,封府库 沛公欲王关中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大楚兴,陈胜王 日将暮,取儿稿葬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籍:登记 王:统治 敌:攻击 笼:用笼子装 王:称王 暮:落山 水:游泳 原:推究 (2)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练习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⑤而相如廷叱之 ⑥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隶:当奴隶一样 舟:用船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廷:在朝廷 夜:在夜晚 日:每天 (3)名词使动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