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学者对韩愈诗之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代学者对韩愈诗之评价

歷代學者對韓愈詩之評價 一?唐五代 李 建 崑 唐人對於韓愈作品之評價,大多集中在古文方面。此或因時人對於韓愈「文筆 奇詭」(李肇《唐國史補》)投以較多關注。唐?王建《寄上韓愈侍郎》詩如此稱頌 韓愈: 重登太學領儒流,學浪詞鋒壓九州。不以雄名疏野賤,唯將直氣折王侯。詠 傷松桂青山瘦,取盡珠璣碧海愁。序述異篇經?核,鞭驅險句物先投。碑文 合遣貞魂謝,史筆應令?骨羞。清俸探將還酒債,黃金旋得起書樓。客來擬 設官人禮,朝退多逢月下遊。見向雲泉求住處,若無知薦一生休。(《唐文 粹》卷二五四) 詩中頌讚韓愈,「詩詠」、「序述」、「碑文」、「史筆」,面面俱到,而值得注 意的是王建以「詠傷松桂青山瘦」、「鞭驅險句物先投」,稱頌韓愈之詩文,正是 傾向於奇詭一面。再如唐?裴度《寄李?書》云: 昌黎韓愈,僕之舊矣。中心愛之,不覺驚?,然其人信美材也。近或聞諸儕 類云:恃其絕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為戲,可矣乎?可矣乎? 今之不及之者,當大為防焉爾。(《唐文粹》卷八十四) 這是針對韓愈部份作品,磔裂章句,隳廢聲韻之奇言怪語所提出之批評。(註一)也 是後世一切批評韓愈「以文為戲」論者之開端。再如張籍亦嘗致書韓愈云:「比見 執事多尚駁雜無實之說,使人陳之於前以為歡?為博塞之戲,與人競財。」韓愈在 回書中,表示:「昔者夫子猶有所戲。詩不云乎,善戲謔兮,不為虐兮。」不過, 二人討論之焦點實非韓愈之作品,而是針對傳奇小說之看法而言。(註二) 再如唐?劉禹錫《祭韓吏部文》云:「手持文柄,高視寰海,???三十餘年 ,聲名塞天。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價,輦金如山。」固是稱頌韓文,而非 韓詩?即皇甫湜《諭業》謂:「韓吏部之文,如長江大注,千里一道,衝飆激浪, 汙流不滯。」(《皇甫持正文集》卷一)所指仍在文章方面。 此外,唐?李賀《高軒過》云: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 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 空,筆補造化天無功。庬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 ,他日不羞蛇作龍。(註三) 此詩前附詩序云:「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因而「東京才子」 應指皇甫湜,「文章鉅公」,應指韓愈。「二十八宿」四句,稱頌二人胸懷之遼闊 、思想之一貫、文名之盛大、筆力之精深。雖未正面言及詩作,但其頌詞如「筆補 造化天無功」已言及韓愈創造力之高強,雖施之於詩,亦無不可。晚唐杜牧《讀杜 韓集》亦云:「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天外鳳凰誰得髓,無人解合續 弦膠。」仍是就文集而言。 韓愈詩,在元和時期之聲價,實不如元、白。元和時代騷壇主盟,當推元、白 ,而非韓愈(註四)。唐?趙璘《因話錄》卷三云: 韓文公與孟東野友善。韓公文至高,孟長於五言,時號孟詩韓筆。元和中, 後進師匠韓公,文體大變。又柳柳州宗元、李尚書?、皇甫郎中湜、馮詹事 定、祭酒楊公、餘座主李公,皆以高文為諸生所宗,而韓、柳、皇甫、李公 皆以引接後學為務。(註五) 可知「孟詩韓筆」似為大多數中晚唐人對韓愈、孟郊詩文之固定印象。除韓愈少數 詩友弟子之外,當時論者似未?認識韓詩之價值。至司空圖方於韓詩之特質,有所 肯定。按司空圖《題柳柳州集後》云: 金之精麤,效其聲皆可辨也。豈清於磬而渾於鐘哉。然作者為詩為文,格亦 可見,豈當善於彼而不善於此耶?愚觀文人之為詩,詩人之為文,始皆繫其 所尚,既專則搜研愈至,故?炫其工於不朽,亦猶力巨而?者,所持之器具 各異,而皆?濟勝以為勍敵也。愚常覽韓吏部歌詩數百首,其驅駕氣勢若掀 雷?電,撐扶於天地之間?物狀奇怪,不得不鼓舞而?其呼吸也。(註六) 司空圖之本意在說明文人為詩,詩人為文,無所謂善與不善之問題,關鍵在最初所 尚為何,所尚既專,研求愈至,則其作愈工。而韓愈正是筆力高強,以文人而善為 詩者。其驅駕聲勢之筆力,令人歎為觀止。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中,雖偏愛含 蓄一品,但是,也頗?認識韓詩之雄渾、健勁。 二?兩宋 北宋初期,柳開、孫復、穆修、石介,延續中晚唐以來,對於韓文之崇重,特 別強調韓愈在儒家道統傳承之貢獻。柳開《應責》云:「吾之道,孔子、孟軻、揚 雄、韓愈之道?吾之文,孔子、孟軻、揚雄、韓愈之文也。」(《河東集》卷一)孫 復《信道堂記》云:「吾之所謂道者,堯、舜、禹、湯、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