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审美性.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辞的审美性.doc

修辞的审美性   摘 要: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加工的艺术。达到美的境界,给人以美感,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是修辞的追求。修辞格是具有特定表达形式和特殊表达效果的语句结构格式,是语言艺术话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修辞格;审美;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09-02   当代著名的王希杰先生认为“修辞格就是偏离了语言和语用的常规之后逐步形成的一些固定格式。从本质上来说,‘偏离’就是修辞格的生命,没有偏离就没有修辞格。”修辞的“修”的本义是文饰,也就是指调整和修饰的意思;“辞”指文辞和言辞,也就是指写出来的文章和讲出来的话。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又称辞格、辞式。修辞就是语言的形象工程,语言的优美靠的是修辞灵活正确的运用,一篇好的文章是离不开优美语言的支撑,优美的语言犹如有血有肉的骨骼,有了修辞,语言就会变的更加优美,生动。在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列举了38种,即材料上的辞格(甲类):比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共9种;意境上的辞格(乙类):比拟、讽喻、示现、呼告、铺张、倒反、婉曲、讳饰、设问、感叹,共10种;词语上的辞格(丙类):析字、藏词、飞白、镶嵌、复叠、节缩、省略、警策、折绕、转品、回文,共11种;章句上的辞格(丁类):反复、对偶、排比、层递、错综、顶真、倒装、跳脱,共8种。比喻能使文章和句子变的生动有趣,给人联想,创造想象力。恰当的使用比喻修辞格可以以喻明理,使道理浅显易明,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它往往兼备形象性和说理性。比喻用在文学作品中,能够以形传神,给人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夸张是为了表情达意,故意的把话说的超过现实中的意义,对客观事物的某些特征加以渲染夸大的修辞方式。排比运用一系列形式整齐的语气,把相互关联的事象一口气说出来,具有气势磅礴之势。如果排比用的好则可形成一气呵成、势如破竹之势……修辞可以用来凸现优美环境,可以形象展示人物动作情感,可以生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创造出语言的变异美。呈现出审美效果。可见修辞的功能强大,能给语言增加无穷无尽的美。以上林林种种的修辞格,它们的形式不同,运用的方式不同,功能不同,给读者的美感也是不一样的效果。    审美是人类的一种意识与情感活动,是一种由主体对客体的认同而产生的精神愉悦,是两相碰撞而产生的情感火花。人类的生活各个方面都渗透着这种活动。修辞格的审美性也是人类对修辞格运用产生的情感上的认同。   一、修辞格创造出的形象美    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仿佛是童话里的魔棒似的,它碰到哪里,哪里就忽然明亮起来。”形象美是修辞格运用所产生的重要美学效应。文学艺术依靠艺术思维来塑造形象、表达感情、感染读者,这种功能除了靠形象化的语言材料的运用来完成外,丰富多彩的辞格的积极运用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读《长江三峡》,抓住“瞿塘险过百牢关”“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等等,这些运用了修辞的优美语句,形象的刻画出瞿塘峡的“壮美”,巫峡的“秀美”等形象特征。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两句: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人把江花的“红”用“火”来比喻,使读者马上感到了红色所带来的热烈。“春来江水绿如蓝”写的是对初春江水的视觉感受,诗人用“蓝”强化了对“绿”的感受,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春景图。《辞海》是这样解释通感的:“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写作上当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的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颜色词极具修饰功能,尤其与因视觉印象而产生的许多表达更是密不可分。通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极为普通常见的心理现象,反映在语言体系中(如文学作品)亦有惊人的相似。例如:风车风马不弛去,蜡烛啼红怨天曙”《燕台四首?冬》奔驰如马的雨,飘忽似风的车,都无法负载自己去追寻已经杳然失去的恋人,天河欲曙,烛泪啼红,通过运用将视觉移就于听觉的通感,曲尽极致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缠绵悱恻的感受。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语红。可以看出这两句诗经历了两次通感,第一次:月――凉,由视觉转到触觉,第二次:鸡声――白,由听觉转到视觉,使人觉得清凉的月光把地上的万物都染白了,当然鸡鸣也不例外;遍山的枫叶好像连鸟鸣都带上了红色,意境非常优美,给人以丰富的遐想和朦胧美的享受。   二、辞格创造出来的意境美    从美感心里活动来看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情感在美感意识中有机统一起来, 形成美的意境。情感性与形象性的融合,即思想感情与完美的艺术形象有机统一所构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创造意境是文艺审美语体中辞格运用的又一显著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