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铃薯瓢虫的识别与防治-中国蔬菜
2011 (11):21 - 22 中国蔬菜 CHINA VEGETABLES 病虫防控 马铃薯瓢虫的识别与防治 石宝才 宫亚军 魏书军 马铃薯瓢虫 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maculata 苦味,不堪食用。 (Motschulsky),属鞘翅目瓢虫科昆虫,主要分布于我 3 发生规律 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华南等地。为害严重的 马铃薯瓢虫在东北、华北等地一年发生 1~2 代。 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长江以北地区, 以成虫群集在背风向阳的山洞、石缝、树洞、树皮缝、 为害对象包括瓜类、豆类、茄果类(彩色图版 1、2)等 墙缝及篱笆下、土穴等缝隙中和山坡、丘陵坡地土内 重要蔬菜。寄主植物包括十多个科近30 个种。 越冬。第二年5 月中下旬出蛰,越冬成虫一般在日平 1 形态特征 均气温达 16 ℃ 以上时开始活动,20 ℃进入活动盛 成虫体长6~8 mm,体宽5.0~6.5 mm,半球形, 期。初活动成虫一般不飞翔,只在附近杂草上取食, 体背黄褐至红褐色,密生有黄灰色短毛。前胸背板中 5~6 d (天)后才开始飞到周围的马铃薯、茄子、豆类 央有一个较大的剑状纹,两侧各有2 个黑色小斑(有 植物上繁殖为害。成虫产卵期很长,卵多产在叶背,常 时合并成1 个)。两鞘翅各有14 个黑色斑,鞘翅基部 20~30 粒直立成块。第 1 代幼虫发生极不整齐。幼 3 个黑斑后面的4 个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 虫、成虫都有取食卵的习性。幼虫共4 龄,老熟幼虫在 处有1~2 对黑斑相连(彩色图版3)。 叶背或茎上化蛹。夏季高温时,成虫多藏在遮阴处停 卵炮弹形,长约 1.5 mm,初产时鲜黄色,后变 止取食,生育力下降,且幼虫死亡率很高。28 ℃以上 黄褐色,卵块的卵粒之间有明显的间隙(彩色图版 卵即使孵化也不能发育至成虫,所以马铃薯瓢虫实际 4 、5)。 是北方的种群,过热的南方地区没有分布。 幼虫老熟后体长9~10 mm,黄色,纺锤形,背面 4 生物学及生活习性 隆起,体背各节有黑色枝刺,枝刺基部有淡黑色环状 成虫有假死性,受惊扰时常假死坠地,并分泌有 纹(彩色图版6、7)。 特殊臭味的黄色液体。幼虫共4 龄,老熟幼虫在原株 蛹长6~8 mm,椭圆形,淡黄色,背面有稀疏细毛 的叶背、茎或附近杂草上化蛹。 及黑色斑纹,尾端包被着幼虫末次蜕的皮壳。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马铃薯瓢虫发育速度与 2 为害特点 温度呈正相关。幼虫发育速度在高于28 ℃时有下降 成虫和幼虫主要在叶背(有时也在叶正面)啃食 趋势,高温对各虫态发育有抑制作用;各虫态发育起 叶肉(彩色图版8、9),也可在果实上啃食果皮,形成 点温度在9.14~10.43 ℃,有效积温607.22 日度。 许多规则或不规则半透明的细凹纹,也能将叶吃成孔 马铃薯瓢虫卵在相对湿度90 % 的条件下孵化最 状或仅存叶脉,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变褐,全株死 为适宜,相对湿度50 % 以下不能孵化。幼虫 1~4 龄 亡。茄果、瓜条被啃食处常常破裂,组织变僵,粗糙、有 适宜湿度为50 %~75 %,在此区域内低龄至高龄幼 虫要求的湿度逐渐降低;湿度高于或低于该范围,幼 石宝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7 虫发育速度减缓;蛹的最适湿度为65 %。 宫亚军,魏书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5 防治方法 收稿日期:2011-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