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救器培训-20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概 述 有关文献介绍: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等事故的时候,多数的遇难矿工不是直接的死于爆炸和燃烧,而是有害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死亡。如果当时井下人员都随身携带自救器,就会大大减少死亡人数。 为此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第10条中明确规定“入井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 自救器的发展 自救器是军工和其他工业用防毒面具及氧气呼吸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下表为国外自救器的发展情况。 国内自救器的发展解放前,国内没有自救器。解放后为解决煤矿井下工人的呼吸器官防护问题,从国外引进了部分过滤式自救器。 自救器配备方式 在我国煤矿中自救器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配备 个人配备(基本配备方式) 下井人员人手一台,随身携带。这是一种最为可靠的配备方式,它可以保证井下人员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准确及时地佩戴自救器脱险。 集体配备(辅助配备方式) 在井下设置若干个自救器存放点,以应付发生事故后的一些预测不到的情况。井下人员的正常配备不宜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在井下固定存放自救器,虽然可以减少矿井储备自救器的数量,减轻井下人员携带自救器的负担,但是它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人人都能戴上自救器。 自救器的分类与区别 压缩氧自救器 结构特征 主要技术参数 原理框图 工作原理 使用与操作 使用前的准备 a、在使用本仪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以便在使用时能迅速、准确地完成佩戴动作。 b、携带自救器下井前,观察氧气瓶压力表的指示值不得低于18MPa。 c、检查自救器CO2吸收剂是否在有效期之内。 佩戴方法 1)将佩戴的自救器移至身体的正前面 3) 展开气囊。注意气囊不能扭折。 5)逆时针转动氧气瓶开关手轮,打开氧气瓶开关(必须完全打开),然后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使气囊迅速鼓起 注意:使用中如果看见气囊在呼完气后仍不太鼓或吸气有憋气感时,应及时用手指按动补气压板向气囊补气,直至气囊鼓起;也可用力吸气,气囊吸瘪后,补气压板压迫补气杆,也会自动补气。 注意事项 1)请使用符合MT454-1995标准的C02吸收剂。每隔半年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 2)清净罐中的CO2吸收剂,无论是否使用了额定防护时间,必须在每次使用后倒空,重新换装新药。 3)用于充填自救器的氧气应符合GB8982标准的规定。 4)氧气瓶的充填、运输、储存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每隔3年要对氧气瓶作水压试验。 5)严禁沾染油脂。 6)在使用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观察压力表的习惯,以掌握耗氧情况。 7)不要无故开启,磕碰及坐压自救器。 8)使用时保持沉着,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要慢而深(即深呼吸)。口与自救器的距离不能过近,以免气囊内的呼气软管打折,呼气阻力增加。使自救器处在最佳状态。在使用过程的中后期,清净罐的温度略有上升是正常的,不必紧张。 9)使用中应防止利器刺伤、划伤气囊。 10)在未达到安全地点时严禁摘下自救器。 11)每隔半年检查一次气密和氧气压力。橡胶件老化严重的也应及时更换。 化学氧自救器 化学氧自救器是隔绝式自救器,人体的呼吸系统与外界隔绝,可有效防止各种有毒有害气体。该自救器是便携式个人呼吸系统保护装置。主要用于矿山井下开采作业中,当矿井内发生灾害事故,造成环境中缺氧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危及矿工生命安全时,及时佩带该自救器可以安全撤出灾区。也适用于有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作为紧急佩带,逃生之用。 主要技术参数 结构特征 -ZH30 原理框图(循环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4KO2+2H2O → 4KOH+3O2 +78.6kJ 2KOH+CO2 → K2CO3+H2O+140kJ 2KOH+CO2 → KHCO3+138.4kJ 不但是一个生氧装置而且还是一个净化装置 超氧化钾产生氧气的量,与人体呼出的CO2量和水汽量有关,因此超氧化钾能随人体的劳动强度而自动调节生氧量。 携带方式 自救器携带在矿工皮带上, 皮带穿在皮带环里,携带在腰 部右侧或左侧;也可以使用背 带斜挎在肩上。 佩带方法 佩带自救器 丢掉上、下外壳,扣好隔热垫,打开启动装置,夹上鼻夹,拔掉口具塞并带上呼吸软管,此时,人体开始呼吸。 撤离灾区 检查佩带完好后,迅速撤离灾区。 结构特征-ZH15 原理框图(往复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4KO2+2H2O → 4KOH+3O2 +78.6kJ 2KOH+CO2 → K2CO3+H2O+140kJ 2KOH+CO2 → KHCO3+138.4kJ 不但是一个生氧装置而且还是一个净化装置 超氧化钾产生氧气的量,与人体呼出的CO2量和水汽量有关,因此超氧化钾能随人体的劳动强度而自动调节生氧量。 佩带方法 1)打开自救器:取下保护套,用拇指和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