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合物驱知识.8.2
授课人:王 华 ;第一部分
三次采油概述及发展现状;
1、一次采油(Primary Recovery)
利用油藏本身的天然能量(弹性能)开采出一部分原油。随着油藏压力的下降,原油中的溶解气游离出来产生溶解气驱和岩石压缩作用帮助把油藏流体驱入井筒。
一次采油的采收率一般为5~20%。
2、二次采油(Secondary Recovery)
在一次采油后通过注入流体的方式进行原油开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 “二次采油 ”,注入流体包括水和气,以恢复地层压力为目的来增加原油采收率。
一般的,一、二次采油的总采收率 20~40%。
3、三次采油(Tertiary Recovery)
在二次采油达经济极限时,向地层中注入流体、能量,将引起物理化学变化的方法通常被称为 “三次采油 ”。包括各种化学驱(活性水驱、微乳液驱、碱性水驱)及复合化学驱、气体混相驱(不是以保持油层压力为目的的注气)。采收率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5~30%。;? ㈠按注入工作剂种类来分:
可分为化学驱、气驱、热力采油和微生物采油四大类。
1、化学驱
化学驱是指向油层中注入化学剂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分为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水驱,泡沫驱,二元复合驱以及三元复合驱。
2、气驱(混相驱或非混相驱)
气驱是指向油层中注入气体,通过气体与油层流体产生混相或非混相来提高采收率,按照气源的不同,可分为高压天然气(干气)驱、富气驱、CO2驱、烟道气驱。; 3、热力采油
热力采油是指向油层中注入热载体,通过降低原油粘度提高采收率的。可分为蒸汽吞吐、蒸汽驱和火烧油层。
4、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采油是指向油层中注入微生物,或注入营养物质以激活油层中微生物,通过微生物和原油的作用来提高采收率的。前者称为外源微生物驱,后者为本源微生物驱。; 按照采收率的基本概念,采收率等于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之积。因此要提高采收率,必须提高波及效率或(和)提高驱油效率。可分提高波及效率类、提高驱油效率类、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等三类。
1、提高波及效率类
是指能显著增加注入液粘度(或降低原油粘度),降低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的方法,包括聚合物驱、泡沫驱、吸入剖面调整(调剖)、热采、气驱和微生物驱。
2、提高驱油效率类
可分为活性水驱、微乳液驱、碱水驱、气体混相及近混相驱和微生物驱等。
3、同时提高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类
可分为二元复合驱(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低张力泡沫驱、胶束(微乳液)驱和微生物驱。
近年来的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单一驱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提高采收率的要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驱替方法的组合(如低张力泡沫驱、复合驱)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㈠三次采油概况
我国非常重视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1979年,中国将三次采油列为油田开发十大科学技术之一,揭开了中国三次采油发展的序幕。随后的“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对三次采油技术不仅重视室内研究,还安排许多现场试验,使得中国部分三次采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于缺乏足够的气源和中国油藏具体特征,中国主要发展了化学驱和热力采油,气驱和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
1、化学驱
中国在化学驱一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聚合物驱油已形成完整的配套技术,并已在大庆、胜利等油田工业性推广;复合驱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现场试验获得成功。; 2)热力驱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热力驱技术发展经历了蒸汽吞吐试验阶段、蒸汽吞吐推广和蒸汽驱先导试验阶段以及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工业应用3个阶段。目前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已成为中国稠油开采的主要方法。全国稠油产量主要来自辽河、新疆、胜利、河南4个油田。
另外,由于气源问题,中国气驱研究相对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微生物驱油技术方面,主要开展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㈡中国三次采油现状
自1996年起,中国石油三次采油产量上升很快。1996年为359×104t,2000年达到1050×104t。此后,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000×104t以上,三次采油产量已占中石油股份公司产量的11%左右。近年来,中国石化三次采油产业也稳步上升,2000-2007年,热力驱增油量由165×104t增至364×104t,化学驱增油量由147×104t增至179×104t。 ; 根据2007年二次潜力评价预测。中国陆上油田三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 ISG-3000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用户手册.docx VIP
- 营销团队组建计划书.pptx VIP
- T_CWEC 13-2019 光谱法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docx VIP
- 中医理疗室工作制度.docx VIP
- 硫化氢环境材质选择标准讲解.ppt VIP
- 2024年-2025年有害生物防治员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docx
- 英语课标测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新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10课例分析 课件.pdf
- GB∕T 22080-2025《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之3-2:“6 策划-6.2信息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考试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