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武克稳.docVIP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武克稳.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武克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东阳市顺风高级中学 武克稳 一、教学设想: 1、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读”课文,从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豪放悲壮的豪放词风。 2、涵咏品味,研习对比,感悟豪放词风格特点及苏辛词风的差异。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辛弃疾的生平、思想及其词作特点。 (2)学习吟咏和用典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辛弃疾词中的部分名句。 2、过程与方法: (1)分组搜集辛弃疾的生平事迹资料和本词中的典故的来历,并且进行交流。 (2)掌握典故在词中运用的深刻含义。 (3)在学习中体会作者的豪放胸襟,抒发爱国热情。 (4)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对比阅读,看看苏辛不同的词作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作者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慨。 (2)通过对辛弃疾生平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胸襟。 三、教材分析: 本文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千古江山板块的一篇怀古词作,由于前面已经学过这类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怀古词的写作特色和手法,学生已经基本清楚了,故这课的学习重点应放在词中的用典上,深刻体会运用它们的真正用意。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词人和将领,生于动荡混乱的年代,就注定了他的豪放词中体现的悲壮写作风格。学习本词必须和南宋王朝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战和形势紧密结合,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张延伸,让学生明白词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情,从而树立崇高的人生抱负。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词的鉴赏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对其中包含的深刻意义的思考还不成熟,尤其是词中的用典,所以针对于此,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多种相关资料,并能熟练背诵全词。 六、教学策略: 1、教学组织形式重在合作、探究,如分小组搜集资料、探究作者思想等。 2、教学方法体现以朗读法、文本研习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 3、教学媒体以多媒体课件、音乐、图片等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多媒体播放轮回乐队演唱的《烽火扬州路》,并且显示歌词) 《烽火扬州路》 演唱:轮回乐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千古江英雄曾道寄奴曾住人道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末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封狼居婿赢的仓皇呀仓皇北顾四十三年呀,望中记烽火扬州路,烽火扬州路可回首,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幅对联写的就是上面那首歌词的作者?同学们现在知道他是谁了吧?对,他就是辛弃疾,这幅对联就是写了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与苏东坡齐名;同时还写了他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 我们刚刚听的这首歌就是根据他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改编的,我们前面学过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出无限的感慨;而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 (二)作者生平及背景: 首先请同学们以比赛的形式按小组说出本组所搜集的关于辛弃疾的资料。 明确:多媒体显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山东历城人。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逼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后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最突出的一首。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上饶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侘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