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城市道路平面设计资料
道路设计高程所指向位置的规定 一块板、三块板: ① 路面中心线处——城市道路、改建公路(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② 路基边缘——新建公路(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在平曲线段指设立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标高。 二块板、四块板: ①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城市道路(少用),新建或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常用) ② 中央分隔带中线(绿化带表面)——改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罕用)。 ③ 中央分隔带中线(路面延伸至中线处)——城市道路(常用),改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少用)。 二、设计内容 纵坡设计:包括坡度设计和坡长设计; 竖曲线设计:在两条相邻坡度线的交汇处即变坡点处,设置适当曲率和适当长度的竖向曲线,以缓和坡度的变化,保证行车的平稳和舒适; 视距验算:纵断面上产生视距不足的情况主要在小半径的凸形曲线处和设置立交桥的凹形曲线路段,在这些地方应进行视距验算,避免视距不足的情况发生; 锯齿形街沟的设计:在道路纵坡小于0.3%时,其街沟的纵向排水能力很差,为此,需要人为调整加大街沟沟底纵坡,锯齿形街沟(或称齿形街沟)便是一种好的办法; 平面及纵断面组合设计。 三、纵坡 道路中线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 %计)称为纵坡或坡度。 从路线起点至止点的方向看,路线升高为上坡,降低为下坡。规定:纵坡上坡为“+”,下坡为“-”。 例如:5.3%为上坡, - 2.8%为下坡。 纵坡的定义 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道路设计时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关乎到汽车行驶速度、运输效益、行车安全、道路工程量与造价等。 最大纵坡 1、高原为什么最大纵坡要折减? 在高海拔地区,因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汽车的驱动力以及空气阻力降低,导致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另外,汽车水箱中的水易于沸腾而破坏冷却系统。 2、怎么折减? 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对道路最大纵坡度折减。 最大纵坡的高原纵坡折减 在为保证路面、边沟排水顺畅,道路一般应考虑设置不宜小于0.3%的纵坡 。 最小纵坡 坡段起止点间(即前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长。 1、 最大坡长限制 长距离大坡对行车不利。持续上坡易使发动机过热影响机械效率;持续下坡刹车频繁危及安全。 坡长限制 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度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下表规定限制坡长。 坡长过短,行车频繁颠簸;坡差较大时易造成视线中断;不易设置竖曲线。 最小坡长 1、城市道路 当道路纵坡度超过5%,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的坡段之间设置缓和坡段。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最小坡长的规定。 2、公路 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的坡段之间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缓和坡段 由多个坡段组成的一段路线,其起止点高差与路线总长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平均纵坡 在平曲线路段,最大坡度既不在纵坡方向上,也不在超高方向上,而是在纵坡和超高的合成方向上。这个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又叫做流水线坡度。 合成坡度 当合成坡度过大时,易产生附加阻力(上坡时),或使汽车重心偏移,沿合成坡方向滑移。故应加以限制。 合成坡度 四、竖曲线 纵断面上相邻两段不同坡度线的交点称为变坡点。 变坡点处需设置竖曲线。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二次抛物线的计算结果与圆曲线相差很小。 1、竖曲线的种类 变坡点 坡度线 变坡点 凹型竖曲线 凸型竖曲线 设计线 凸型竖曲线 凹型竖曲线 竖曲线最小半径要满足: (1)缓和行车冲击(径向的超重、减重不要剧烈); (2)行车时间不应少于3 s; (3)满足行车视距。 2、竖曲线最小半径 当道路纵坡小于最小纵坡值0.5%时,路面汇于街沟中的雨水,水流迟缓,纵向排水不畅,可能产生暂时积水现象且影响道路交通。 从缘石(或道牙)起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将街沟底部纵断面修筑成锯齿形,局部增大沟底纵坡,在偏沟的适当宽度内横坡做相应起伏,以利水流排入雨水口,达到改善街沟排水效果的目的。 五、锯齿形街沟设计 六、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设计图的绘制 ①在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平曲线起点应设在竖曲线切点之前。急弯、反向曲线或挖方边坡应考虑视线的诱导,避免遮挡视线。 ②为使平、竖曲线均衡,一般取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一20倍。 ③合理选择道路的纵、横坡度,既保证排水通畅,又应避免过大的合成坡度。 ④如平、竖曲线半径均大时,平、竖曲线宜重合,且应“平包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道法开学第一课(二年级).pptx VIP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但g义b261641—2010.doc VIP
- (高清版)B 26164.1-20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pdf VIP
- 水利工程监理资料目录.xls VIP
- 国企混改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CityGML全部实体类型总结(中英文对照).docx VIP
- JT_T 1432.1 2022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1部分:土工格栅.pdf VIP
-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英语试卷(原卷+解析).docx VIP
- 202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英语试卷完整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