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策略
心肺复苏全网发布:2011-06-23 20:31 发表者:张玉林3936人已访问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常见急症,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针对呼吸心脏骤停而采取的急救措施,是急救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如何进一步提高CRPR成功率是临床医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之一。现代心肺复苏的方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许多生命,特别是1956年Zoll医生对除颤器的改进应用,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和Elam发展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技术,1960年Kouwenhoven等人确认了单独的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大为提高。1961年,于美国匹兹堡会议,脑复苏首次被加入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体系中,CPR就演变为目前的心肺脑复苏(cardiac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1963年Reding和Pearson报道肾上腺素或其它血管收缩剂改善了复苏效果,CPR重要部分药物治疗才被加入。1992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HA)在权威的美国医学杂志发表了“生存链”这一现代急救的重大观念和技术。4个早期,即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保证CPR成功的关键因素。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指出电除颤应该在5min内完成。自动体外除颤(auto externaldefibrillator,AED)可改善院前心脏猝死患者近期或远期的预后。近20年来,复苏医学取得了一定进展,CPR技术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对于CPR的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support,BLS)的新认识,提高了心跳骤停(cardiacarrest)的抢救成功率。笔者6年的工作经验中,实际工作中心肺脑复苏过程中,有些问题仍需要学习和探讨,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张玉林1? CPR具体程序及操作1.1 考、练与实际;理论与实践。作为急诊科医生,单人徒手心肺脑复苏术被考了N遍,被查了N遍。作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无论在院前急救还是在院内急诊,我们有协同“作战”的集体。如果我们只对病人做了单人徒手CPR,那是“国人的悲哀”。另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指南”层出不穷,“报道”百花齐放,灵活的运用指南,辨证的应用他人的经验是当今医务人员的必修课。笔者认为“抢救具体化,治疗个人化”是成功关键之一。比如院前急救在现场看到昏迷病人,是否还需要像平时应对考试练得那样呼唤、摆体位、触摸颈动脉、看瞳孔、喊人帮忙等一步步做。我们可以一边做胸外按压同时可以迅速的建立高级气道(不要忘记我们出诊时也是“集体作战”),是否可以简化抢救程序,提高抢救成功率。如果在院内,更有一个“强大的集体”。有呼吸机,还用中断胸外按压去做人工呼吸吗?有全方位的心电监护系统,还有像指南里写的那样频繁的中断胸外按压判断心跳吗?在实际抢救过程中A、B、C、D不是固定不变顺序。1.2 轮换? 笔者发现,在CPR过程中,一个医生持续胸外按压10分钟以上是常有的。有的时候甚至出现一个人胸外按压贯穿始末,无人替换,达30分钟以上。笔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期间,曾接受测试。笔者持续胸外按压100次(1分钟),通过仪器检测,根据每次按压的时限、力量、人模型胸廓下降幅度分析每次按压质量。结果合格率92%,有6次按压不合格在第80—100次。同时参加测试者最高合格率96%,4次不合格按压中有3次出现在后20次中。可见,在胸外按压过程中,虽然无自觉劳累,但按压质量在2个循环后逐渐下降。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春盛教授建议,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 CPR时,应每2 min或每5个周期CPR (每个周期 CPR包括 30 次按压和 2 次人工呼吸) 更换按压者。施救者应在5 s内完成转换。1.3超长心肺复苏??? 超长心肺复苏应引起高度重视,临床上进行心肺复苏时,通常是患者心脏骤停后立即行CPR 30 min,未见自主循环恢复,评估心脑功能有不可逆的丧失,即宣告终止CPR,超长心肺复苏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个别病例应适当延长CPR,比如既往无心肺疾患的外伤患者、低温、新生儿等。2. 室颤,按压与电击何者优先。这是个讨论中的老问题。2000指南对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患者一律先除颤。尤其是当从虚脱发生至救护者干预的间隔时间已持续至4~5分钟或更长。专家们要求推荐的处理方法是容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