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新民小学百年简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垫江县新民小学百年简史

垫江县新民小学百年简史 1908年(光绪末年),清末废科举后,乡人卢开业、田作林、童义封等在新场禹王宫(现新民小学校址)创办蒙学一所,始名“新场蒙学”。 1925年(民国十四年),新场蒙学改为“垫江县第三高级小学”。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8月,全县高小并校时,二高、三高及普兴镇立小学合并,设在周嘉镇,更名周嘉小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新民、曹家合并为新曹镇后,又恢复“垫江县新曹镇中心小学校”,校址仍设在新场禹王宫。有高级3班,学生115人,初级4班,学生129人。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改称为“垫江县新民乡中心国民学校”,有教师12人,高级4班,学生128人。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有教职工14人,高、初小8班,学生208人。十二月七日,垫江解放,垫江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 1950年,改称“垫江县新民镇中心小学校”。 1952年,改名“垫江县新民乡完全小学校”,有教师11人,高、初小8班,学生162人。12月,成立少先队,有队员115人。 1955年,改称“垫江县新民镇小学”,有教职工24人,高级6班,初级8班,学生709人。9月,建立共青团支部,团员19人。 1956年,9月23日成立教育工会,原小教联会员35人转入工会。 1957年,文教科拔款修建一楼一底教室8间,有高级6班,学生300人,初级8班,学生440人。 1958年,有教职工23人,13个班,学生500余人。下半年,全国大跃进,大办钢铁,学校迁址到董家湾和何家湾(现七桥1社),学校原校址用于办农业机械厂炼钢铁,直到1961年上半年学校才迁回原址,农业机械厂迁往新民街董家祠堂。 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武斗影响,学校停课半年多,桌凳、档案部分受到损失。但帽合、白云、大通、白象等边远村民校仍坚持上课。 1970年秋,学校更名为“垫江县新民小学”,中心校有教职工33人,小学13班,学生685人。并开始办“戴帽”初中,招有4个教学班,学生220人。 1971年春节后,全体公办教师集中在垫江县师范附小(保和寺)参加“一打三反”运动学习,清理阶级队伍,共学习101天,春期于5月23日才开学。 1973年,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关于“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学工、学农、学军”的号召,于当年冬天,学校开办校办农场,初中6个班到白云村三百梯开荒15天,开凿耕地共20多亩,种上了茶叶、洋芋等作物。1981年校办农场停办。这一时期,学校认真执行上级勤工建学的指示,以班为单位开办了小型石灰窑。同时,在火烧店(现九中处)开办砖厂1个,烧制的砖用于学校自身建设。1975年由于操坝围墙已修砌竣工,砖厂停办。 1974年,学校更名为“垫江县双河公社小学”。 1975年,学校为了办好校办农场,筹集资金在白云村龙井湾(校办农场附近)修建分校,该工程项目当年春季开工,1976年春季完工,秋期开始招收两年制初中,该分校只办了两届,1981年停办。 1977年,开办“戴帽”高中1班,学生69人。 1978年,更名为“垫江县双河小学”。 1980年,中心校有教职工32人,小学9班,学生487人,初中8班,学生438人。学生实行全员加入少先队组织。 1983年9月,中心校开始办幼儿园,学校本年度获中共垫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勤工俭学先进”和“校舍维修先进”奖,并被垫江县教育局评为“先进集体”。当年学校开办大型石灰窑厂1个,1987年因修建幼儿园停办。 1984年,学校更名为“垫江县双河口小学”,将初中部和小学部分设,初中设址在双河村8社,取名为“双河口小学附中”。 1985年,有小学14班,学生772人,初中5班,学生279人,学校占地面积800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651平方米,学校获涪陵行政公署授予一九八四年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普及初等教育工作经地县验收合格。9月10日,庆祝了我国第一个“教师节”。当年,学校开办了面包厂1个,1988年停办。 1987年,政府掀起了集资办学的高潮,倡议、发动各村村民捐款捐力,各村在村支两委统筹下,改建或新建了校舍。使全镇19个村基本达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 1988年,学校被中共垫江县委、垫江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4月,首次对教职工进行了专业技术职称评聘。9月,开始办“视听阅读”实验班。 1989年,有教职工176人,辖19所村民校,小学93班,学生3239人;初中17班,学生881人。10月,学校荣获国家教委、体委授予的“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荣誉。12月,荣获涪陵地区少工委全能锦标赛纲要试行“优秀组织”奖。乡政府利用1987、1988、1989三年全乡村民的集资款,分年在双河口小学附中处,新修教学楼一幢,于1989年底竣工。 1990年,有教职工134人,辖村民校19所,80班,学生2959人。5月,学校被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