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栽培技术(中—水稻生长发育与特征特性)重点讲义
水 稻 栽 培 技 术(中)—水稻生长发育与特征特性;稻米生产;稻作与人类文化
稻作历史有1万年左右。
稻作曾经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在亚洲的宗教与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稻谷在一些亚洲农村中有时用作借贷、工资和租赁物。;一、水稻的地位;稻的早期传播;稻作向新区扩展;(二)种植水稻的地区;(三)稻米生产;表1 稻米生产,生产百万吨以上稻谷国家的面积和产量(2000年);二次大战后,世界水稻的面积、单产和总产量有重大的变化(表2),从1948~1990年,水稻面积增加按71%,平均单产增加110%,而总产量增加超过3倍。在这40年中,水稻作为人类的粮食更显得重要。从2001~2025年,世界对稻米的需求量大致每年增加1%,相当于这一期间亚洲人口的增长率。;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盐碱化、水土流失以及人类居住地的扩大,稻田丧失的加剧,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已更为迫切。
从1965~1967年以及1989~1991年之后,由于绿色革命稻米生产力的提高,稻米总产量几乎翻番。
尽管新垦土地和其他作物土地改为稻田的因素起了作用,但稻米的增产请要归因于集约耕作单产的提高,单产的提高又更多归因于矮秆基因的引入、杂种优势利用和肥料及其他投入的增加,受投入回报率降低所制约,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难度已在不断加大。;(一)稻的起源与分类;普通野生稻;普通野生稻与普通栽培的差异;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2、栽培稻种的分类;;(1)籼粳稻;籼、粳稻适宜的气候;籼粳稻的形成;2.晚稻和早中稻;3.水稻和陆稻(旱稻);低地雨育稻;灌溉稻;深水稻(右)浮稻(下);印度的陆稻(upland field,Rajendranagar,India);陆稻(旱稻);4. 粘稻与糯稻;粘稻米 糯稻米;粘稻和糯稻的比较;(5)栽培品种的演变与利用
稻种分类的最后一级是栽培品种。栽培品种是经长期人工培育和选择而成的,其经济性状明显优越,主要表现在谷秆比率高,第二次枝梗数和颖花数增加,每穗结实粒数多,抽穗成熟整齐,粒重增大,不易落粒,株型改良,群体物质生产量高等。从栽培品种演进和利用出发,分类如下:;按株型分类 按茎秆长度可分高、中、矮秆品种。粳稻偏矮、籼稻偏高。籼稻以短于100cm的为矮秆品种,高于120cm的为高秆品种,100~120cm的为中秆品种。
按杂交稻种和常规稻种分类 杂交稻遗传基础丰富,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易取得大面积高产稳产。杂交稻需要制种多种子易混杂或不孕率高,成本也较高。常规稻种不用制种,有利良种加速繁育,成本较低。现在我国水稻生产是杂交稻与常规稻并存。
按高产种和优质种分类 我国人多地少,因此,水稻生产把高产放在第一位,米质放在第二位。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扩大出口,对优质稻米的要求不断增高。;(二)水稻的发育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2)品种的生育期随环境变化的规律
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
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
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不同条件下品种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种,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2、决定品种生育期的“三性”
;(1)感光性
;(2)感温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
基本营养生长期:在最适的短日、高温条件下,水稻品种仍需经一个最短的营养生长期,才能转入生殖生长,这个最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短日高温影响。
可变(消)营养生长期:在营养生长期中受短日高温缩短的那部分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性: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根据水稻的熟期特性和季节分布,可以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稻、中稻、晚稻又都可以按生育期长短再分为早熟、中熟和迟熟。早稻品种感温性强,感光性弱,晚稻品种感温性弱,感光性强。
晚稻品种作为早稻栽培,尽管是早春播种,但只有到秋天具备了短日照条件时,才能进行幼穗分化和开花成熟,生育期明显延长。因此,晚稻品种只能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种植,而不能作早稻栽培。
早稻品种则由于感光性弱,既可以夏季长日条件下抽穗,也可在秋季短日条件下抽穗,所以既可以作早稻种植,也可作晚稻种植。翻秋种植时,生育前期处于高温环境,生长发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成熟期提早,产量降低。 ;在安排播种期时,早中稻品种中,感温性较强的品种应该早播。如果迟播,生育期缩短,不利高产。感温性较弱的品种可根据季节需要适当迟播,对产量影响不大。
晚稻品种播种期安排一要考虑能否安全齐穗,即抽穗开花期不受低温危害,日平均温度大于19-22℃;二要考虑是否是“超龄秧”,若秧苗在秧田时生长的时间超过适宜的秧龄,秧苗移植到大田以后不久迅速抽穗,造成穗小粒少而减产。一般生产上适宜的秧龄在30天以内,通过适当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