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2011专业技术晋升职称继续教育培训(含试题)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 富县聂晓芳
第一章 道德概述 1、道德的含义和特征 2、道德的作用与作用方式 3、道德观的历史沿革 4、道德的发展 一个文明社会,应该首先是一个“德”的社会。一个社会把什么东西当成最值得追求和尊敬的,决定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 (卡耐基)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了,因为各种辞典上早就对“人”的词条作了简明的解释。不过,他们都是分别从生物学或社会学的角度来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 “求知是人的本性” (感性认知) “人是理性的动物” (感性认知)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社会属性)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问题 ,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他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的本性”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 ,它代表着以“爱智慧”为显著特征的古希腊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最为纯正的哲学精神 ;“人是理性的动物”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 ,它把理性主义对事物确定性的追寻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加以把握 ,把古希腊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研究推向了最高峰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侧重于社会政治的角度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素朴地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 ,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 ,仍然是十分深刻并且富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的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人们除了有物质之需外,还有精神之需,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因而几千年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尊师敬业等等,一直为人民所传颂、弘扬并实行。 《最大的麦穗》人生就是如此,不能走回头路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而我们的爱人就是田里的麦穗和林里的大树。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但也要懂得舍弃和珍惜。 一、道德 (一)道德概念由来 道德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在古代典籍中,道德最早是分开使用的两个概念。 先秦思想史上,道主要是指一种支配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表示自然的运行规律称为天道,表示社会生活准则的称为人道。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大意: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生于道的,然而又是受德德养育;物体给以了他们的形态,器物给与了他们的职能。所以万物都无不尊重道和认为德式可贵的。道德尊重和德德尊贵,都是命运自然地形态。 天道使他们生(出生、生存),德行抚养了他们,外物使他们成长,形势使他们有成就。因此天下苍生没有不尊奉天道和德行的。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是封建规章制度的根本依据,是统治物类的主要纲纪,所以求学问以达到礼为止境,达到了礼也就达到了道德最高境界,这就是道德的极限了。)同时,赋予了它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表现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和调整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做人之道,即人之所以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德则指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处事之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 “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宋朱熹注《论语》)德的实质就是心中得道,行为合乎一定的规矩。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 “自天子以至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pptx VIP
- 2025【比亚迪汽车SWOT、PEST分析3600字】.docx VIP
- 专题03配方法的十大应用(举一反三专项训练)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附答案】.pdf
- 小学英语语法课件-人称代词课件(全国通用版)(共90张PPT).pptx VIP
- 2005斯马鲁森林人维修手册.pdf VIP
- 新解读《GB_T 25921 - 2010电气和仪表回路检验规范》必威体育精装版解读.docx VIP
- 大气渐变公司简介企业宣传PPT模板.pptx VIP
- 保险行业大数据风控模型构建与应用方案.doc VIP
- 企业宣传模具公司简介ppt模板.pptx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知识点整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