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捐赠动机探究文献综述.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捐赠动机探究文献综述

有关捐赠动机探究文献综述   【摘要】国内外有关捐赠的文献十分丰富,其中有关捐赠动机的讨论是常见的研究主题。本文对国内外的捐赠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捐赠的动机主要有战略动机、品牌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和政治动机 【关键词】捐赠 动机 影响因素 经济后果 西方学者从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对企业捐赠行为的研究,文献数量繁多,视角丰富。国内的学者对企业捐赠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捐赠的相关??计处理及纳税,以及我国的捐赠现状。近几年随着实证研究的推广,也有学者研究捐赠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下面将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捐赠的动机的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详细地评述 一、国外捐赠动机的研究 西方学者们对企业捐赠的动机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Porter和Kramer(2002)利用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公司的慈善捐赠行为,认为企业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竞争环境的四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战略和竞争环境以及相关产业)。企业对既能带来社会效益,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领域进行的捐赠,是具有战略性的,能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还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有利于公司长远目标的实现。因此他们认为企业的捐赠是具有战略动机的 Cone、Feldman和DaSilva(2003)认为企业通过公益和慈善捐赠等活动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实现公益与商业目标的双赢。因此他们认为企业的捐赠具有品牌战略动机,这是对Porter和Kramer(2002)提出的战略性捐赠的一个扩展。在此之前也有学者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例如Smith(1994)认为战略性慈善能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提高雇员的工作效率,减少研发成本。Navarro(1988)、Boatsman和Gupta(1996)都认为公司的捐赠行为可以提升公司形象,促进产品销售 Fry、Keim和Meiners(1982)认为公司对外捐赠可能不是出自股东的利益的考虑,而是经理人对其有特别的偏好。他们研究发现,经理人为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可以通过做出捐赠决策来提高自己的名誉和声望。Brown、Helland和Smith(2006)的研究也认为企业捐赠将带给管理层声誉,相当于一种在职消费。他们还发现捐赠的数额可以作为衡量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成本大小的一个变量 Johnson(1966)和Schwartz(1968)认为公司对外捐赠也可能出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动机,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行为。Chapple和Moon(2005)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七个亚洲国家的50家公司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情况,并认为捐赠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之一。但是Friedman(1962)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在自由经济中,公司行为唯一合理的动机就是利润最大化,并不存在超过股东利益之上的“社会责任”。魏杰(2006)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一般包括三大内容: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企业的道义责任具有道德性质,是企业的自愿行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捐赠。因此,企业的对外捐赠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道义责任 Neiheisel(1994)认为捐赠可以帮助公司与政府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公司可以通过为参与政治竞选的候选人提供捐赠以支持其竞选,如果该候选人获胜当选,那么该公司则成功的建立了政治联系,这将为公司带来一系列的好处(Claessens、Feijen和Laeven,2008;Goldman、So和Rocholl,2008;Jayachandran,2006;Roberts,1990)。除了竞选捐赠外,公司还可以通过赞助慈善晚宴或艺术品展览,邀请政府官员出席或参观,来建立政治联系(O’Hagan和Harvey,2000) 二、国外捐赠动机的研究 国内有关捐赠动机的研究相对贫乏,并且以规范研究和问卷调查为主,鲜有实证研究。田志龙、高勇强和卫武(2003)对华中科技大学的20名具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且在企业从事高层管理工作的学员,就我国企业的政治行为及策略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访谈结果,作者将企业政治策略分为7类(直接参与、代言人、信息咨询、调动社会力量、经营活动政治关联、财务刺激、制度创新),其中财务刺激策略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慈善捐款、资助性公益广告等。由此可见,作者认为我国的企业捐赠具有政治动机。卫武、田志龙和刘晶(2004)和卫武(2006)也有类似的研究发现 钟宏武(2007)将捐赠的作用分为四类:合法保护、伤害保险、间接增值和直接增值。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其他社会团体或者自然灾害的捐赠,达到向政府寻租的目的。作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捐赠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公益型企业”,借此提高知名度(比如登上某某慈善排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