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动物俄语谚语俄译汉翻译方法初探
有关动物俄语谚语俄译汉翻译方法初探 摘要:俄语中有很多以动物为喻体的谚语,他们具有丰富的俄罗斯民族特色。掌握这些谚语俄译汉的翻译方法,掌握俄语谚语与汉语谚语在结构和寓意方面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这些谚语的用法。本文从有关动物的谚语的特点、两国文化差异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这些谚语的翻译方法,从而使大家掌握这些俄语谚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关键词:动物;谚语;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86-02
谚语是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更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和中国谚语中有关动物的谚语很多。在两个民族进化发展过程中,动物一直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对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
俄罗斯民族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情感,从而在俄语谚语中出现了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这些谚语阐释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寓意。本文根据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所具有的特点,对其翻译方法做以下研究
一、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特点
1.结构稳定,喻体固定。谚语是日常生活经验的结果(Пословица-плод опыта бытовой жизни),是两个民族社会文化生活长期演绎的产物。在结构上,汉语谚语较为工整,而俄语谚语由于名词性数格的多变性,句子结构较为随意。但从总体看,俄语和汉语谚语的结构还是相对稳定的,各自谚语的各个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不可替换使用。例如,俄语的“И волки сыты,и овцы целы”和汉语的“两全其美”;汉语的“一箭双雕”和俄语的“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 одним выстрелом”(一箭双兔),是不能替换的。俄语的“Волка бояться,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怕狼就不要到森林里去)和汉语中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都是各自民族约定俗成的谚语,各自在谚语中的喻体是固定的
2.约定俗成,不可分割。无论是俄语谚语,还是汉语谚语,都是约定俗成的,是在语义上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能只按字面意义逐字解释,各个组成部分也不可拆分,而是要从整体角度去解释其使用的习惯性。如,俄语谚语“Ни пава,ни ворона”,从字面解释为“既非孔雀也非乌鸦”,相当于汉语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类似的还有“Ни мясо,ни рыба”(非鱼非肉)和汉语的“不三不四”正好对应
3.哲理性强,寓意深刻。因为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都来自于两个民族的生活积累和文化沉淀中,因此他们在语义上都具有丰富的生活哲理。例如:“С собакой ляжешь,с блохами встанешь”(和狗躺在一起就会沾上跳蚤)喻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俄语中有“Конь в рати узнаешь,а друга в беде”;“В согласном стаде волк не страшен”(一整群牲畜在一起就不怕狼),喻指人心齐,泰山移;等等。这样寓意深刻的谚语不胜枚举
二、有关动物的俄语谚语俄译汉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1.直?g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俄语和汉语用同一种动物表达相同或者相似的形象意义和内涵,因此翻译时尽量保持俄语的形式和结构,尽量表达出俄语本身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例如:“Зайца ноги носят,волка зубы кормят”(兔靠腿跑,狼靠牙咬);“Красна птица пером,а человек ученьем”(鸟俊在羽毛,人美在智慧);“Коня в рати узнаешь,а друга в беде”(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上可以看出,这种方法尽可能保留了俄语的表达方法和过程,但绝非一一对应的翻译。这样就缩小了俄语和汉语的表达差距,浅显易懂,相得益彰
2.舍弃法。大家知道,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两个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一种处理俄语谚语的形式和内涵的办法,舍弃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舍弃喻体形象的翻译方法。具体的说,是指在俄译汉的过程中,把俄语谚语中的动物词汇舍去,这样谚语中的动物词汇在对应的汉语译文中消失,不再有该动物词汇。例如,“Даровому коню в зубы не смотрят”(人家送的马不要去看它牙齿)对应的汉语翻译中,就是收到的东西不要挑剔;“И на добра коня спотычка живёт”(好马也会跌倒)对应的翻译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类似的还有:”Всякая лисица свой хвост хвалит”(每只狐狸都夸赞自己的尾巴)对应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