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傣族的形成和发展
法学院
09司法一班
叶罕丽
20090140629
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购有关史迹。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明确记载。汉代称为“滇越”、“掸”,唐代称为“金齿”、“银齿”、“黑齿”、“自衣”,宋代沿称“金齿”、“白衣”,元、明写作“白夷”或“焚夷”,清代以来则多称为“摆夷”。但上述都是他称,至于傣族自称,则一直作“tai”。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其境内的泰民族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族和同一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着密切的历史关系,同源于古代的“百越”。
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在先秦以前“百越”族群分布于自长江东南沿海即今浙江、福建、两广以西,直至今云南、东南亚北部的广阔地带。他们以“文身断鬃”为共同习俗,而又相互杂处,“各有各姓”。“掸”是“越人”的西部一支,又称“滇越”,当在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其西南地区。全球傣(泰、掸)总人口6000万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称为“傣”、“泰”,他称为“掸”、“阿萨”建国以来,据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滇池、景洪、勐腊、孟连等地和其他省、区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以及近年来在泰国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士的大量石器、青铜器等历史文物证明,远古傣语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东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广阔的弧形地带,即我国云南、广西大部,四川、贵州一部和老挝、泰国北部、缅甸、印度阿萨姆广大区域,后渐向西南迁徒。他们是最早栽培稻谷和使用犁耕的民族。语言和习俗与缅甸的掸族、老挝的主体民族佬族和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有历史和文化渊源 傣族,是中国的较少民族之一。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佤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此外,在景东、洱、、腾冲、龙陵、双江、西盟、元阳、河口等30多个县市境内,也有傣族小块聚居或零散分部。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大多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河谷坝地区傍水而居。西双版纳境内有景洪坝、勐海坝、勐遮坝、勐笼坝、勐罕坝等,德宏境内有勐焕坝(芒市)、勐那坝(盈江)、勐卯坝(瑞丽)、勐底坝(梁河)勐婉坝(陇川)等。 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不 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化。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水傣小卜少。其他支系的傣族我不了解,对于身为水傣的自己,对孟连县的水傣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
水傣是傣族的一支,自称“鲁傣鲁南”,意为“水的儿子”,故人称“水傣”,亦称“白傣”。 服饰:妇女爱穿蓝色或白色窄袖紧身衣和彩色花“筒裙”。 住房:居住于竹楼中,冬暖夏凉。 农业:以水稻种植及捕鱼为主。
生活习惯:以亲水著称
娜允,傣语意为城子,城里,是孟连傣族的古城。它位于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孟连镇娜允办事处,距县政府约500米,是元、明、清、民国四个时期孟连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孟连傣族统治集团的治所。
孟连自古以来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娜允古城旁的南垒河岸,先后发现五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发掘出打制石器、手制陶器、动物化石等珍贵文物。娜允古城由三城两寨(上城、中城、下城、芒方岗、芒方冒)组成。
孟连娜允古城,在经历了中国大地上数次政治风雨后,仍保留着古城的轮廊和规模,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以及宗教建筑、饮食、服饰、节日、音乐、舞蹈、民俗等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据载,孟连县境在西汉时就列入祖国的版图。唐南诏时,称“茫天连”,孟连一带的傣族称“茫蛮”。传说,后来孟连傣族聚居区发生瘟疫,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孟连在沉寂了多年后,直至700多年前,人们才重新发现了这块美丽的土地。南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勐卯(今瑞丽)傣王去世,二子分裂争权,其中的罕罢法王子带领部分臣民大举南迁,进入阿佤山后,分三路寻找立国安身之地,经过千难万险,寻找到了一个美丽的河谷坝子,在这里建立村寨,伐木开垦,人们称这里为孟连,傣语意为寻找到的好地方。南迁途中,王子罕罢法的人马经过马散(今西盟县)佤族部落,受到佤族首领的热情接待,并把女儿改名叶连嫁给了王子罕罢法。婚礼上宰象剽牛后互赠象牙牛角为信物,并盟誓:“象牙不会枯,牛角不会烂,傣族和佤族永远是亲戚”。700多年来,孟连的傣族、拉祜族、佤族、哈尼族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抵御外来势力的侵扰,为祖国镇守着门户。
傣历651年(公元1289年),罕罢法在孟连建傣城——娜允,元朝廷在此设“木连路军民府”,并派使臣前来巡行安抚,崔索贡赋。
明永乐四年(公1406年),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