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当代寻根作品的现代性特色.docVIP

浅析中国当代寻根作品的现代性特色.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当代寻根作品的现代性特色.doc

浅析中国当代寻根作品的现代性特色   摘要:寻根派作家试图引入西方现代观念对传统进行改造,走一条西方与本土相结合的文学发展道路。在追逐现代性的文学创作中,呈现出反思现代性,但不拒绝现代性;批判现代性,但又不排斥现代性的特征。   关键词:寻根文学,现代性,传统文化,人文关怀      一   寻根派作家以现代性城市外的乡村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刻画出了一幅幅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风景画、风俗画。当我们透过其作品细究其精神时,就会发现,寻根派作家的这种题材选择,正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建构。现代性的到来造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变,城市的不断扩张、繁荣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当这一切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们才开始关注并反思现代性的负面效应,开始将目光投向广大的农村,去寻找疗救的药方。   贾平凹的《商州初录》以陕南山区的风土人情为描写对象,用笔记体形式描绘了商州地区如桃花源般的美丽景色,并刻画了商州人淳朴、善良、厚道等美好品质。作品试图通过对乡村的赞美,来抨击现代都市“不健康”的人性与生活方式。   韩少功的作品表现出对乡土传统中病疾顽症的批判,着力于寻找乡土文化的现代转型。他将创作的眼光投注于湘西农村,他的作品《爸爸爸》以湘楚边地鸡头寨的“械斗――失败――迁徙”为表层情节结构,展现了一个几乎处于蒙昧状态的鸡头寨世界。在这个鸡头寨古文化世界中,作者将民族初民时期的野蛮、愚昧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几乎都是循着生存的本能需求而生活着,作品既饱含着作者对乡土中国愚昧落后的理解与宽容,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陋习的批判,以及改造传统流弊的强烈愿望,探索着乡土文明的现代转型。   二   五四运动将“启蒙”的主题推向了高潮。中国新知识分子为了使自由、民主、科学等现代性理念迅速深入人心,对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十分粗暴的否定与排斥态度,甚至连传统中的合理因子也予以舍弃,从而造成了后来人们所说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断裂”。“文化”的断裂使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感到一种“断根”的痛楚,寻根派作家将“民族传统文化”视为文学的“根”,他们甚至认为 “文化制约着人类”,要使我们的文学能与世界“对话”,“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应该是重要的一部分①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首先,对传统的儒、道、释精神的表现。以阿城、王安忆等为代表的寻根派作家,力图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一种具有内在延续性的传统精神。透过《棋王》、《小鲍庄》等作品,我们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大地上的延续,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实现着“传统――现代”的蜕变。在现代性勃兴的今天,古老的民族传统依然透射出璀璨的光芒,它不仅可以与现代对话,而且可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其次,对民族心理缺陷的深刻批判。以韩少功为代表的一些寻根派作家注重挖掘民族文化积弱的一面。在《爸爸爸》中,人们可以看到茹毛饮血的原始初民的野蛮与残忍,也正是通过对这种愚味的原始初民意识的揭示,显示出传统文化狰狞的面孔。寻根派作家对民族心理缺陷的揭露,“从反面帮助人认识了人的有限性、劣根性,或中国人民的国民性”。②   再次,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表现。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风格迥异,包括各地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族群文化以及乡土或民间文化。这些文化很好地保存了其“原生”面貌,能够反映潜藏在历史深处的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民族文化心理。韩少功在湘西苗、侗、瑶、土家族杂居的山村里,找到了楚文化的传承。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表现了陕南山区独特的人情风物,呈现出“桃花源”般恬静自然的田园风光。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将东北边睡鄂伦春人神秘的狩猎文化尽现笔端。在乌热尔图笔下,鄂温克族人传奇般的狩猎生活以及他们勤劳、善良的精神,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寻根派作家对各地方地域文化的展现可谓各具特色、生动逼真,为我们描画出一幅幅立体的民族文化图景,显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   三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创作观念推动着中国文学对封建主义的反叛与颠覆,“人的觉醒”、“个体人格的呼唤”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品格。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本主义思想曾一度被忽略。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对“文革”错误的揭露和反思,“人”的概念被重新发现。“寻根文学”所蕴涵的人本主义思想具有深广的内涵,其表现在:   第一,倡导恢复现代人的健康“人性”。首先,寻根派作家提倡复活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优良的传统精神品德以恢复健康的人性。其次,寻根派作家试图通过对原始强力的呼唤,拯救人类生命力的衰退,恢复健康的人性。   第二,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复杂性的描写。包括对人的潜意识、无意识领域的挖掘,表现出一定的西方新人本主义的思想。寻根文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