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体裁之宋词十讲》之一、二、三 (2).docxVIP

《平仄体裁之宋词十讲》之一、二、三 (2).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一得客《平仄体裁之宋词十讲》之一、二、三作者:漫岗秋叶标签:宋词十讲诗词基础知文学2011-01-21 10:45 星期五阴. 【转】一得客《平仄体裁之宋词十讲》【转】一得客《平仄体裁之宋词十讲》之一漫岗秋叶:一得客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我们自学宋词很好的教材,认真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一、绝句变作长短句我们本想用“长短句”指称宋词,用“散曲体”指称元曲,但觉得不够通俗易懂,还是选定唐诗、宋词、元曲的习惯用语。其实我们要说的只是它们那些基本的格律,并且特别注重格律的与时俱进、古为今用,而无意突出过去朝代所固有的色彩。。宋词与唐代的格律诗关系密切,比较一下两者的平仄结构便知。杜牧的《清明》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应该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诗作,分别引述如下: 1.清明时节雨纷纷,(平平平仄仄平平)路上行人欲断魂。(仄仄平平仄仄平)借问酒家何处有? (仄仄仄平平仄仄)牧童遥指杏花村。(仄平平仄仄平平)   2.黄河远上白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一片孤城万仞山。(仄仄平平仄仄平)羌笛何须怨杨柳,(平仄平平平仄仄)春风不度玉门关。(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首作品的平仄结构都具备这样的特点:第一句句中平仄相间,第二句与第一句平仄相反,第三句与第二句平仄相同,第四句与第三句又平仄相反。而句脚方面,第二句必为平声,第三句必为仄声,第四句又必为平声。字音平仄如此组合的就是格律诗中的绝句。再读读下面两首作品: 1.清明时节雨,(平平平仄仄)纷纷路上行人。(平平仄仄平平)欲断魂。(仄仄平)借问酒家何处?(仄仄仄平平仄仄)有牧童遥指、(仄平平仄)杏花村。(仄平平)   2 黄河远上,(平平仄仄)白云一片。(仄平仄仄)孤城万仞山,(平平仄仄平)羌笛何须怨! (平仄平平仄)杨柳春风,(平仄平平)不度玉门关。(仄仄仄平平)这两首作品怎样弄出来的呢?(1)本来是杜牧的七绝《清明》,有人发现把它分割成这样几个长短句,依然可以表达原诗的优美意境。(2)原先也是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据说因为抄写时把第一句末尾的“间”字漏掉了,便索性另行组合成这个样子。把两首完整的七绝分拆成这个样子,当然不能再称为七绝了。那么它们是属于什么体裁的作品呢?我们分析它们的平仄结构,有五字句、七字句,也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五字句、七字句都是律句,如五字句的“清明时节雨”、“有牧童遥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和“不度玉门关”。如四字句、六字句的“牧童遥指”、“黄河远上”、“白云一片”、“杨柳春风”和“纷纷路上行人”、“借问酒家何处”。三字句的“欲断魂”、“杏花村”,也是从五言律句里截取下来的。句子本身讲求平仄交替,句子之间没有平仄联系。这样的平仄结构不能归入绝句,却与宋词这种平仄体裁毫无区别。试跟两首宋词比较一下,便可得到证明。绕床饥鼠, (仄平平仄)蝙蝠翻灯舞。(平仄平平仄)屋上松风吹急雨,(仄仄平平平仄仄)破纸窗间自语。(仄仄平平仄仄)  平生塞北江南,(平平仄仄平平)归来华发苍颜。(平平平仄平平)布被秋宵梦觉,(仄仄平平仄仄)眼前万里江山。(仄平仄仄平平)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台上披襟,(平仄平平)快风一瞬收残暑。(仄平仄仄平平仄)柳丝轻举,(仄平平仄)蛛网黏飞絮。(平仄平平仄)  极目平芜,(仄仄平平)应是春归处。(平仄平平仄)愁凝竚,(平平仄)楚歌声苦,(仄平平仄)村落黄昏鼓。(平仄平平仄)周邦彦《点绛唇·台上》这两首宋词,有五字、七字句,也有四字、六字句,句中都是平仄相间的,即都是律句。三字句的“愁凝竚”,也是五言律句的切割。其平仄结构也是句子本身讲求平仄交替,句子之间没有平仄联系。这两首宋词与上述由七绝拆成长短句那两首作品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宋词是有词牌支配、按词牌填写的,辛弃疾那首,词牌是《清平乐》,周邦彦那首,词牌是《点绛唇》。不过,最初的宋词,应该是如同上述由七绝拆成的长短句那样没有词牌的。懂得了宋词与绝句的区别和联系,就不难明白,相对于格律诗来说,宋词也像新歌行一样,在声律上只讲究句中的平仄相间,是一种结构比较简单的平仄体裁。(衷心向一得客老师致谢!请转载者尊重原文。)【转】一得客《平仄体裁之宋词十讲》之二漫岗秋叶:一得客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我们自学宋词很好的教材,认真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宋词句子的平仄结构宋词的平仄结构,亦即宋词的声律。对于宋词,声律的“声”指声调,实际指平仄,所以声律就是平仄组合的规矩,最简括的表述就是平仄结构。在上述谈论宋词与绝句的关系中,已涉及到宋词平仄结构的根本特点,指出宋词与新歌行一样都是追求句中的平仄相间的。但新歌行句式比较齐整,而宋词又名长

文档评论(0)

tfig8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