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篇 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章 水 利
水是生命之源,水有水利与水害之分。人类在漫长的生存道路上,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利用的过程中,早已懂得了如何防治水害和利用水利。
明清至民国时期,钱东的水利设施十分简陋,唯一的灰寨溪发源于大北山下,流经峙头村注入南海(现为澄海联围之内),其集雨面积26.8平方公里。据清乾隆周硕勋编的《潮州府志》记载,按20世纪80年代初期行政区域划分计,钱东有水陂9座,分别是大陂、狗肚陂、径口陂、军民陂、北行陂、新沟陂、崩隙陂、九头陂和乌石坃陂。为解决人口不断增长和粮食供求的矛盾,钱东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围海造田。据1996年县水利局出版的《饶平县水利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钱东围垦工程51宗,总面积13723亩。
新中国成立后,钱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1952年春,钱东灰寨溪下游兴建饶平县历史上第一座蓄水拒咸水闸,当年发挥效益,受益农田700多亩。1957年冬,县委组织钱东、汫洲2区26个农业高级社共1000多人围垦饶平县历史上第一个面积超万亩的青山埭工程。水库、电浂站、排涝站等的建成日益完善钱东的水利工程。
钱东的先民们以及在钱东工作过的先贤们,通过艰辛的奋战,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历经了无数次的水害治理和水利建设,为现今的钱东人民在钱东区域内建成了一套完整的排洪、排涝、灌溉及生活用水等水利设施。钱东组建配备了一个水利行政管理机构(钱东水利水电管理所),为人民的“五业”用水以及“三防”等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归纳起来具体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节 围海造田
按时间分为二大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前,围垦多为地主、资本家独资或联户合资经营,雇工劳作,围垦技术低,规模小,效益慢。每个埭围一般只有数十亩至数百亩,常常要几年才能围成。设施十分简陋,只筑土堤拦潮,设木制斗门控制排灌。因堤围低矮单薄,常受风潮洪涝冲垮,出现屡修屡垮、屡垮屡修的现象。埭围围成后,引淡冲咸,开排灌沟,平整耕地,俗称埭田(沙田),向农民出佃收租或自营养殖。钱东镇地理位置背山面海,面临南海,在没有建成青山拦海潮大堤时,南海海水可直通到现在的钱东镇政府大楼后面的“市港”,全镇有12个村处于南海之滨。钱东先民们在海滩上围埭造田共51处,计1.37万亩,可种双造水稻田埭围27个,6811亩;种单造水稻田埭围14个,3501亩;咸埭围10个,3411亩。最大的赤葛按洋埭围面积1301亩,最小的洗脚埭围面积3亩。
新中国成立前钱东区埭围一览表
单位:亩
埭名 面积 造别 埭名 面积 造别 埭名 面积 造别 赤葛、按洋 1301 双 西大新 262 双 外围 107 双 白泥港 1100 单 外寮 250 单 饶丰 103 双 平睦 940 咸 油麻 240 咸 协盛 100 咸 大屿 868 双 新兴 211 双 三角仔 85 双 南顺 578 双 旧围 210 单 沙路港 85 双 窖堤 520 咸 文祠 210 咸 鱼堤 70 单 合盛 478 双 草埭 200 双 涨水 69 双 南盛 470 双 南洋 198 双 新埭仔 57 双 下围 466 双 西寮竹下 192 单 埭仔耳 57 双 天平 456 咸 南兴 180 咸 大陇埭仔 44 单 大新 450 双 东寮 177 单 内埭仔 41 双 吴畔 380 单 内围 172 双 外埭仔 40 双 鹭鸶 350 咸 新堤 150 单 公埭 31 双 新围 343 双 鸟寮 149 单 局仔 24 单 新围 320 单 草坦 145 单 益秋池 7 双 新堤外局 300 咸 新埭仔 124 双 南洋后 5 双 后堤 290 单 德丰 115 咸 洗脚池 3 双
二、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二次大型围垦工程
1、围“青山埭”。
青山埭位于原黄冈河西溪出海口,因修筑拦海海堤横截青山港湾而得名。围垦总面积1.39万亩,其中可造田1.1万亩,为饶平县历史上第一宗万亩围垦工程。该工程于1957年9月由钱东、汫洲区1000多民工破土动工,填筑青山海堤和西关排水闸清基。1958年3月19日,青山堤堵口,日上工地近1万人。3月28日堤围合拢。5月27日,西关水闸建成通水。5月28日,围垦工程竣工。共投放劳力86.48万工日,搬沙土78.89万立方米,石头6.19万立方米,混凝土400立方米。付出总工程费69.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0.5万元,望海岭驻军投资3万元。
该工程缩短了防潮堤,改善交通条件。防潮堤长由原16.5公里缩短为1.58公里,年可节约维修堤围费7万元和6万劳动工日,并使汫洲半岛与陆地钱东连接起来。通了汽车,每年可节省水上运费5万元以上。
青山埭围垦后,经济效益显著。1962年青山埭已植种水稻1.32万亩,收稻谷4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