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A.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方面起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辉煌下的思索 展望第四次科技革命 课堂练习: 1、在以下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评论中错误的是( ) A。它的出现是偶然的 B。它的发生是生产力推动的结果 C。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变化 谢谢光临下次再见 * *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讫时间分别是何时? 第一次: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 第二 次: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改良的蒸汽机 ①电力的使用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 ③通讯手段的发明 ④化学工业的建立 制作 湖北省安陆市二中黄仲民 hzm834100@163.com. 杨利伟进入神舟五号 1、兴起时间: ?? 2、兴起 标志: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 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3、兴起的历史条件:? (1)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理论基础) ? 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能量与质量转换关系的公式,科学家已能预见到原子能是一种可以产生巨大能量的能源。? ? (2)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 例:经济的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曼哈顿计划”耗资20亿美元,投入13万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X射線、放射性和電子的發現, 打開了原子的大門,使人們的認識得以深入原子內部, 從而提出原子結構的新理論。 (3)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对科技迫切需 求的结果。 ? 例: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于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的V-2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携带弹头空袭英国的;推动原子能从理论到实践的是原子弹制造,但战后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发展了原子能技术。? 从1954年--1992年底,全世界正式运转的核能发电站共有400多座,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 (5)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发展(政治基础) 兴起的历史条件 (1)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理论基础) (2)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物质基础) (3)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对科技 迫切需求的结果。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 (5)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发展(政治基础) 小结: 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DNA分子 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利用体细胞培养克隆羊“多利”成功 电子计算机 、晶体管问世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阿波罗11号”登月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原子弹爆炸、第一个核电站、激光器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 技术 分子生物和遗传工程 B.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技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更明显。 D. 规模,深度,影响都远远超前两次。 科学技术 生产力 越来越重要 速度加快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三要素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要素的影响 生产工具 使用电子计算机,并产生了包括管理在内的全盘自动化机器和产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生产对象 人们研制新型材料,按照人的需要设计、制造具有特殊性能和结构的材料;对传统的劳动对象(天然原料和材料)的利用,也达到了新的水平。 劳动者的地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从直接参加生产日益转到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即为生产作准备、设计、规划和根据规定的程序维持生产的运转;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地提高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8% 40% 第三产业 60% 60% 57% 经济结构变化的原因:①第三产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施高技术发展战略: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 日本提出:“科学技术立国”; 西欧国家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