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pdfVIP

论《聊斋志异》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聊斋志异》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的继承与发展论文

论《聊斋志异》对古代叙事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绪 论 (一)短篇文言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一座丰碑,是“文言小说之集大成者”, 是文学道路上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在整个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系统中堪称空前绝后。 《聊斋志异》全集尚未彻底写定就风靡一时,包括大诗人王士祯、朱缃等人均对《聊 斋志异》评价极高。有清一代,《聊斋志异》在文学界影响深远,如《女聊斋》(贾 茗),《谐铎》(沈起凤)、《子不语》(又名《新齐谐》,袁枚)、《夜谭随录》(和邦额)、 《萤窗异草》(长白浩歌子)、《昔柳摭谈》(冯起凤)等文言小说集皆是对《聊斋志 异》的学习与模仿,就连明确反对《聊斋志异》的纪昀,其《阅微草堂笔记》也明显 有着聊斋的痕迹,这一风潮直至光绪年间才渐趋向衰微。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的题材内容,而《聊斋志异》的故事情节“亦颇有从唐 人传奇转化而出者”,并进一步指出了《聊斋志异》的渊源是“拟晋唐小说”,可见 《聊斋志异》对前人的承继。 (二)《聊斋志异》研究文献综述 《聊斋志异》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重要里程 碑,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创作到达高峰。《聊斋志异》的产生与小说这一 文体的发展演变是分不开的,同时,《聊斋志异》也从前人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一直以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创作过程中对前人作品的继承就是《聊斋志异》 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共收录《聊斋志异》研究文献三 千三百余篇,另外还有为数不低的《聊斋志异》书刊论著,研究内容涵盖作者、文 本、思想、人物、比较、传播等多个方面。本文综述部分即取研究《聊斋志异》对古 代文学作品继承与发展的文章和论著及与这一论题相关联的研究文献进行初步分析梳 理。 1 论《聊斋志异》对古代叙事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1.关于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了《聊斋志异》对传奇志怪两种文体的继承,评 定《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浅谈聊斋志异对幽明录的继承与创新》发表 于 2010 年 2 月,作者徐文翔通过创作缘起、表现手法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论证了 《聊斋志异》对《幽明录》的继承与创新。岳成成发表于《怀化学院学报》的《聊斋 志异对搜神记的开拓》、李剑峰发表于《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的《搜神记与 聊斋志异中的神仙鬼怪》以及 2009 年郝华的《聊斋志异与搜神记比较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都对《聊斋志异》与《搜神记》两书进行了纵向比较研 究。 一部分研究者从文本文体、叙事艺术等方面探讨《聊斋志异》对古代文学作品的 继承与创新。李汉举在《集腋为裘,文备众体》(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年)中 认为“从文体和文体史角度观照《聊斋志异》,也是从多维视野中审视蒲松龄及其《聊 斋志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聊斋志异叙事艺术之渊源探究》(冀运 鲁,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10 年)从史传、传统小说、民间叙事文学等方面成系统的 整体追溯了《聊斋志异》所采用的叙事艺术对前人的承继。战化军《聊斋志异小说 体制的继承与创新》(《蒲松龄研究》,1993 年 7 月)与之相近。《聊斋志异对传统全 知叙事视角的继承与发展》(刘尚云,《飞天》,2009 年第 18 期)初步探讨了《聊斋志 异》在叙事视角上的创新。 陈文新《从宋元话本到聊斋志异——论讲唱文学对文言小说的渗透》(《学术交 流》,2010 年 7 月)一文的角度较为新颖,指出《剪灯》《聊斋》等文言小说的风貌在 总体上与唐代的辞章化传奇不同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的艺术趣味和表达方式都深受宋 元话本体传奇和中篇传奇小说的影响,跨文体的比较更有助于思考。 陈国学2008 年 12 月发表在《蒲松龄研究》上的《继承、变化、创新与超越:聊 斋志异与唐传奇的比较》对《聊斋志异》与唐传奇艺术手法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张晓 丹在《从唐传奇到聊斋志异的桥梁》中论述了元末明初小说集《剪灯新话》在唐传 奇与《聊斋志异》之间起到的连接作用。《文言小说的诗意化— 聊斋志异对唐传奇 的超越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