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L滑阀2014-11-13.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7L滑阀2014-11-13剖析

华众塑料质量整改小组汇报报告 产品名称:B7LB柱上护板-滑阀 编制:何惠斌 日期:2014-11-13 质量整改小组整改目标清单 一汽大众团队: Q3B柱下护板-周建平 C7B柱上护板-鲍伟峰 C7D柱上护板-鲍伟峰 B8B柱上护板-阙世拥 B8D柱上护板-阙世拥 B7LC柱上护板-林兆定 Q3转向轴护套-周鸿川 B7LB柱上护板滑阀-周荣林 Q3后轮护罩-赖国富 Q3D柱上护板-应海军 B8A柱上护板-朱芳芳 Q3B柱上护板-朱芳芳 上海通用团队: SGM201左右仪表端盖- 区雪琼 E12左右C柱上护板-张丽娜 E15进气格栅-区雪琼 SGM615右C柱上护板-周荣林 E15左右B柱上护板-周荣林 SGM615左右C柱下护板-周鸿川 共性问题漏装-蒋佳成 目录 1、问题描述 2、整改小组名单 3、问题识别 4、现状调查 5、要因5Y分析 6、原因分析(发生的途径、机理·问题的再现试验) 7、确定对策(对发生和流出原因制定对策并验证) 8、改进实施(实施计划及实施日期) 9、效果跟踪(改进效果确认) 10、防止再发(归零五转化) 1、问题描述 发生的问题 2014-7-18日一汽大众吕文婷提出B7L滑阀与B柱上护板配合处出现间隙超过0.5mm,要求进行持续改进.   零件号 3CD 868 418/417  零件名称 B7LB柱上护板-滑阀  插入缺陷零件图片 插入缺陷零件图片 2、整改小组名单 团队Roles 姓名/Name 小组职务 小组职责 组长 周荣林 模具公司总经理 总体改进协调 成员 周佩尔 生产计划 计划协调备库等协调 成员 何惠斌 模具公司 执行修模方案 成员 任晓宇 质量工程 师 质量分析跟踪、修模后上模结果验证 成员 赖文益 模具公司 模具优化改进 3、问题识别(现象·投诉内容·发生件数·隐患处理措施) 1)问题描述: 车型:B7L 不良内容:与B柱上护板匹配后两端角处有间隙, 间隙超过0.5mm .(具体见右图红圈处) 发生日期:2014-7-18 故障件名称:B7LB柱上护板滑阀 故障模式: 匹配 发生地点:一汽大众二厂总装 反馈人:吕文婷 插入缺陷零件图片 插入缺陷细节图片 4、现状调查(确认故障模式,故障发生条件;故障发生、流出过程的剖析) (1)三现分析结果: ·缺陷产品分析: B7L滑阀卡角端角高度与装配面不匹配,卡角未起到卡住作用 ·故障发生条件: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不同的件装配在同一件上缺陷再现,模具的卡角尺寸为固定尺寸不受工艺变化 ·流出过程: 注塑-修边-装配-检验过程未识别缺陷 NO. 5M 隐患因素 是否要因 1 人 未发现匹配差异 是 2 机 模具尺寸不匹配 是 3 料 材料不符合 否 4 法 工艺不符合 否 5 环 温度高,放置不当变形 否 5M要因分析 原因推测 模具卡角尺寸不符合装配要求,由于脱模原因卡角未做到有效匹配尺寸 要因分析 未关注匹配装配后的状态 模具卡角尺寸不符合匹配要求 X X “√”表示按要求执行,没有问题;“X”表示没有要求执行,有问题;“O”表示有关,需进一步确认。 5、要因5Y分析 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发生 原因 B7L滑阀与B柱上护板配合处出现间隙 圈内顶杆处增加了侧面胶未起到卡紧作用  顶杆卡角过小未扣紧  结构上哈夫只做中间卡角抽芯  设计方案陕窄 流出 原因 B7L滑阀与B柱上护板配合处出现间隙检测未提出  检验时匹配间隙值要求不明确,无改进意识 客户要求内容未量化输入  检验计划中未列明量化的明确可控的检测的内容   故障再现(根据发生的条件、问题的再现试验分析) 对不同批次生产的零件装配后同样出现两端面间隙超过0.5mm配合问题. 卡角未卡住表面出现间隙 6、原因分析(发生的途径、机理·问题的再现试验) 发生途径 1、发生原因 设计方案陕窄,红色圈内哈夫只做中间卡角抽芯,对于顶杆抽芯活动时脱模限制,卡角无法加长 2、流出原因: 内部检测时未将匹配要求量化及目视化控制,造成内部控制无可控的标准. 结论:模具卡角低,未起到卡住作用 结论:无量化标准控制要求 7、确定对策(对发生和流出原因制定对策并验证) 8、改进实施(实施计划及实施日期) 对策内容 发生对策: 1) 9.5日初步在极限保障顶针不穿透不影响脱模的状态下,对顶针加长1.0mm修模; 2) 对模具结构进行优化,将哈夫加大,增加两处卡角抽芯,使有效及均匀的卡住B柱上护板,消除间隙; 计划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完成日期 2014-10-30 模具公司 流出对策: 1)重新进行确认匹配合格的零件进行封样; 2)修改检验计划,列入控制要求对匹配间隙进行量化控制; 3)组织对相关装配人员/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对要求进行落实和监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