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碳酸盐岩与油气储层作业3-长大学长版)课件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姓名:XXXX
学号:XXXXXX
班级:XXXXXXXX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1、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与海平面
变化的关系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2、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类型
4、Ⅱ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5、Ⅲ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1、层序界面的定义及其分类
1)层序界面的基本定义
层序界面是指海平面下降期间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的不整合面及相关的整合面,是一种横向上连续的、至少分布于整个盆地并且看来在世界范围内许多盆地可同时出现的广泛分布的面( Van Wagoner J C等,1990)。
1、层序界面的定义及其分类
① Vail和Sarg根据绝对海平面下降速率与陆架坡折处的盆地沉陷速率相互关系,将硅质碎屑和碳酸盐岩的层序划分的两类: Ⅰ型层序界面和Ⅱ型层序界面;
2)层序界面的分类方案
② Vail和Sarg划分的两类界面不足以描述克拉通型的沉积盆地,特别是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充填物盆地所发育的三级层序界面特征,如Goldhammer等曾提出过SBs(straddle sequence boundary)的存在。
1、层序界面的定义及其分类
3)海平面升降与层序界面划分类型
类型
基本类型
主要含义
海平面下降阶段形成
Ⅰ型层序界面(SB1)
海平面下降幅度大于50(或60)~150 m,外台地(或深缓坡)上部及其向陆方向遭受长期和广泛暴露。
Ⅱ型层序界面(SB2)
海平面下降幅度在20~50(或60)m之间,内台地(或内缓坡)及其向陆方向遭受暴露
Ⅲ型层序界面(SB3)
海平面下降幅度小于20 m,潮缘区及台地浅滩区遭受暴露
海平面上升阶段形成
Ⅳ型层序界面(SB4)
沉没不整合
碳酸盐岩台地三级层序界面分类表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1、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与海平面
变化的关系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2、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类型
4、Ⅱ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5、Ⅲ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2、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类型
根据碳酸盐岩的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分布模式,以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反映,可识别出三类不同的层序界面,即Ⅰ型、Ⅱ型、 Ⅲ型层序界面。
Ⅰ型层序
低水位体系域(LST)
海侵体系域(TST)
高水位体系域(HST)
Ⅱ型层序
陆棚边缘(SMST)
海侵体系域(TST)
高水位体系域(HST)
Ⅲ型层序
海侵体系域(TST)
高水位体系域(HST)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1、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与海平面
变化的关系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2、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类型
4、Ⅱ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5、Ⅲ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当海平面迅速下降且速率大于碳酸盐台地或滩边缘盆地沉降速率、海平面位置低于台地或滩边缘时,就形成了碳酸盐岩的Ⅰ型层序界面
⑴层序界面以下的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暴露、溶蚀 等特征;
⑵ 斜坡边缘的侵蚀作用;
⑶ 淡水透镜体向海的方向运动;
⑷上覆地层的上超和海岸上超的下移。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⑴ 层序界面以下的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暴露、溶蚀等特征
古岩溶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① 在Ⅰ型层序界面形成时,常常发生明显的斜坡前缘的侵蚀,导致台地和滩边缘斜坡上部大量沉积物被侵蚀,造成大量碳酸盐岩砾屑的向下滑塌堆积作用和碳酸盐砂的碎屑流、浊流沉积作用;
② 在碳酸盐缓坡和碳酸盐台地边缘出现的水道充填砾屑灰岩,以及向陆方向由河流回春作用引起的由海相到陆相、碳酸盐岩到碎屑岩的转换相沉积物,也是确定Ⅰ型层序界面的标志
⑵ 斜坡边缘的侵蚀作用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⑶ 淡水透镜体向海的方向运动
Ⅰ型层序界面形成时发生的另一种作用,就是淡水透镜体向海或向盆方向的区域性迁移,使得原海相沉积物遭受淡水和混合水的成岩作用。
① 淡水的淋滤、溶解作用和胶结作用:如不稳定的文石、高镁方解石可能被溶解形成低镁方解石沉淀,在适宜的构造、气候和时间条件下就可能发育风化壳;
② 混合白云化和高盐度白云化:伴随Ⅰ型层序界面形成期间,可发生不同规模的混合水白云化和强烈蒸发作用而引起的白云化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⑷ 上覆地层的上超和海岸上超的下移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及其识别标志
1、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与海平面
变化的关系
3、Ⅰ型层序界面的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