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我恩师沃古瓦教授
纪念我的恩师沃古瓦教授 1985年9月30日,我突然接到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同事的电报(当时电子邮件还不普及,也没有微信),我的导师沃古瓦(Bernard Vauquois)教授不幸患白血病去世,时年56岁。这个晴天霹雳把我轰得大脑都麻木了
沃古瓦身体健康,我在法国学习时曾和他一起去滑雪,他的滑雪技术极为高超,滑起来像燕子一样地在白雪皑皑的高山上飞,他还这么年轻,怎么就去世了呢?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噩耗
后来我才知道,沃古瓦在1985年初到马来西亚槟榔大学研制机器翻译系统,他亲临第一线参与编程,日夜工作,积劳成疾,1985年8月只好回法国休息,但几天后就与世长辞
今天是沃古瓦教授去世31年的日子,我特地写下这篇文章,以此作为对我的恩师的追念
沃古瓦(1929-1985)
沃古瓦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计算语言学家,于1929年6月14日生于法国[1]
沃古瓦天资聪颖,早年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于1952年至1958年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所属的默东(Meudon)天文台天体物理学研究所工作
从1957年开始,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向了物理学的应用方面,开始关注当时刚刚兴起的电子计算机的新技术,从电子计算机的角度来研究物理学问题,并在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给物理学家们讲授电子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沃古瓦对于天体物理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双重爱好反映在他当时发表的物理学论文中。此后,他的研究兴趣逐渐地从天体物理学转向了计算机科学
1960年,沃古瓦刚满31岁就成为了法国格勒诺布尔理科医科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他与该大学的昆茨满(Jean Kuntzmann,法国)教授和伽斯提讷(No?l Gastinel,法国)教授一起开创了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在这个时期,他同时还参与了国际上对于算法语言ALGOL60的研制工作,于1963年与巴库斯(John W.Backus,美国)和瑙尔(Peter Naur,美国)等学者合作发表了《关于算法语言ALGOL60的报告》(1960)和《关于算法语言ALGOL60的修订报告》(1963),这两个报告是关于计算机程序语言研究的奠基性文献[2]。沃古瓦是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创者之一。不久,他的兴趣就从程序设计语言转到了更加复杂的自然语言方面,他立志要用计算机来处理人类的自然语言,造福人类
为了研究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沃古瓦于1960年在格勒诺布尔大学建立了自动翻译研究中心(法文:Centre d’?tude pour la Traduction Automatique,简称CETA),这个中心后来改名为自动翻译研究组(法文:Groupe d’?tude pour la Traduction Automatique,简称GETA),现名叫作自动翻译与语言语音自动处理研究组(法文:Groupe d’?tude pour la Traduction Automatique et le Traitment Automatique de Langue et Parole,简称GETALP)。这个研究组属于格勒诺布尔信息实验室(法文:Laboratoire dinformatique de Grenoble),其目的在于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克服人类的语言障碍,突破人类的语言藩篱。从此,沃古瓦便全身心地投入了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研究
在此期间,沃古瓦非常关注国际上自动翻译的研究,在访问了美国等国家的一些自动翻译研究中心之后,他认为这些自动翻译系统的设计思想比较落后,理论基础比较单薄,他把这些系统称为第一代自动翻译(first generation of automatic translation)系统,而他则要研制第二代自动翻译(second generation of automatic translation)系统。他明确指出,第二代自动翻译系统的研制应当另辟蹊径,应当建立在形式语言和形式语法理论的基础之上,于是他提出了“枢轴语言”(pivot language)的理论,主张在自动翻译中按照“分析-转换-生成”的步骤分层次地进行源语言的分析、源语言-目标语言的转换、目标语言的生成,他还提出了自动翻译三角形来描述自动翻译的全过程,这种机器翻译三角形后来叫作“沃古瓦三角形”(Vauquois triangle)。沃古瓦三角形又叫作机器翻译金字塔(pyramid of machine translation)。如下图所示:
沃古瓦三角形
在“沃古瓦三角形”中,机器翻译从源语言开始,首先进行源语言形态分析,接着进行源语言句法分析,然后进行源语言语义分析,分析完成后就进行目标语生成,首先进行目标语语义生成,接着进行目标语句法生成,然后进行目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大学测控电路试卷.doc VIP
- 西 藏图考 清 黄沛翘(国立中央图书馆典藏).pdf
- 商标使用许可备案提前终止协议书8篇.docx VIP
- 2025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快递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 材料概论-第二章课件.pptx VIP
-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FANUC)配套课件.ppt
- 第一单元 快乐的课堂 1~5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测试基础卷)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A3).pdf
- 2025广西公需答案01.pdf
- (高清版)DBJ50∕T-396-2021 山地城市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技术标准.pdf VIP
- Q TZW 22-2016_烧烤工具 企业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