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比较阅读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 玉辇何由过马嵬。 1.这是李商隐写的两首同题诗,这两首诗都以什么为素材来写? 2.比较一下:两首诗的主题哪一个更深刻?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马嵬(其二)》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这几句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什么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空闻”对“无复”,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对比和反衬,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4.从内容顺序看,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 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谋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第二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运用倒叙:“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马 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2.这首诗在写法上与李商隐《马嵬(其二)》有无共同点,请联系作品加以分析鉴赏。 参考答案:⑴运用典故。李诗运用莫愁女的典故,反思皇帝不如老百姓过得幸福并引发深刻思考;袁诗里运用的典故有:白居易《长恨歌》对李、杨爱情的赞美;牛郎织女银河的阻隔;杜甫《石壕吏》里夫妻的生离死别。该诗典故的活用妙用,浑然天成。⑵运用对比手法。李诗前面已经分析。袁诗将民间疾苦与帝王家的生离死别对比,表现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与关注。 * * 九台一中语文组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参考答案:两首诗歌都以安史之乱中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素材。 参考答案:两首诗都马嵬之变,兼讽喻之意。第二首诗更胜一筹。第二首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点明题旨,反问含蓄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1. 虽然也以《马嵬》为题,但在内容上与李商隐的两首诗似有不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一反前人着眼于皇家的生离死别的写法,认为其实民间夫妻离散的悲惨,远甚于帝王之家。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