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与《易传》德性领域的开启
周易研究 2008年第4期 (总第九十期)
“时”与 《易传》德性领域的开启
姜 颖
(山东大学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250100)
摘要:“时”是易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通过阐述 “时”与 《周易》卜筮、阴阳符号及阴阳理论的关系,揭示 “时”、一阴
一 阳之谓道、德三者的贯通。并见其南趋时变通到随时从道的转化 ,及 《易传》德性意义的开启。
关键词:时;阴阳;道;德性
●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c2008)04-0051一o5
OntheConceptofTimelinessandtheEnlightenmentofVirtueFieldinY/zhuan
JIANGYing
cCenterforZhouyi&AncientChinese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TheconceptoftimelinessisoneofthecoreconceptsofY/一ology.Thispapertriestoexplaintheconceptsof timeliness。
divinationandthetheoryofYinnadYangtorevealthethreadthroughtimeliness,(theinteractionbetween)YinandYang,nadvir-
tue.Itmakes atransformationfrom thatactinginaccordancewiththewaxingnadwnaingofthetimelinesstothatcomplyingwiththe
Daocway)alongwiththetimelinessnadreflectsaIlenligh~nmentofvirtuefieldinY/zhuan.
Keywords:timeliness;YinnadYang;Dna ;virtue
《周易》原为 占筮之书,《易传》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实现了其由占筮到德性的转变,学术界对此进行
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见解。①这一转变是通过对易学的某些核心概念的诠释来实现的,
“时”的概念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 《易传》“时”义进行考察 ,以见其与 《易传》德性领域开启的关系。
“时”是易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不过在 《周易》经文中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概念范畴提出。从 《周
易》的原初功用看,它为 卜筮之书,通过感应来 “聆听”一种神秘的启示,以之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对
原始初民而言,外在的一切都是神秘不可测的,一旦所选择的行为与这个神秘的外在世界发生冲突,则
意味着这个行为不能成功。而他们的理性不足以支持他们有应对外在环境的信心,因而他们希望得到
收稿 日期:2008一o4—22
作者简介:姜颖,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
① 牟宗三先生认为,“术数预知”之特有地位:它可以上升为道心的境界形态,而废除其知义;……而凡精此术数之知者,皆不轻有
外漏,亦非其人不传 ,而又必劝人修德保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非如此者。即为 “易之失贼”。是以此知自始即有一价值观念,虽妙参天
地。灵通蓍龟,而必引人人德。……故术数之知以德行为本,以性理、玄理之学为学。而其本身为末、为术。(参见牟宗三 《才性与玄理》,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84页。)林忠军先生认为,《周易》是 I-筮之书而非德性之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者毫无瓜葛,
相反,这部 I-筮之书的文辞恰恰内含了德性的内容:作者是有德之人。文本含有德行之辞。(参见林忠军 《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
学的三个转向》,载于 《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