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考九年级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
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共4页。A卷共100分,B卷共30分,全卷共13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碘酒 C.矿泉水 D.冰水
【答案】D
【解析】空气是混合物,碘酒和矿泉水都是溶液,属于混合物,冰水中只含水分子,是纯净物。
2.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答案】A
【解析】氮气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供给呼吸。
3.下列有关生产、生活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
A.纯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大量施用化肥造成水体污染
C.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D.灼烧闻气味区分蚕丝和棉纱
【答案】A
【解析】水是化学物质,所以纯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是错误的。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得到锰酸钾(K2MnO4),则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6 D.+7
【答案】C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6,故选C。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的 D.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答案】D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粒子的一种,除分子之外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的原子中没有中子,像有的氢原子就不存在中子;故选D。
6.下列示意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D错误。
7.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答案】B
【解析】根据灭火原理,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A.开辟“防火隔离带”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故错误。
B.开辟“防火隔离带”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故正确。
C.开辟防火隔离带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不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错误。
D.开辟“防火隔离带”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不是促进烟尘的扩散,故错误。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OO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答案】B
【解析】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说法正确。
9.“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2B类致癌物,曾被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暴。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塑化剂”属有机物
B.该“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2
C.该“塑化剂”属氧化物
D.该“塑化剂”由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A
【解析】A、C24H34O4中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所以为有机物,故A说法正确;B、该“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34:4=12:17:2,故B错;C、该“塑化剂”中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D、一个“塑化剂”分子由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
10.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OH、NaNO3、Na2CO3 B.FeCl3、CaCl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