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起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鱼苗大规模死亡的神经坏死病毒病.pdf
第 37卷 第4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0ll-37.No.4 2016 年 8 月 PR0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Aug.,2016 DOI:10.11758y/ykxjz.20150610001 http://www.yykxjz.on/ 引起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iinther) 鱼苗大规模死亡的神经坏死病毒病水 粟子丹 1,2,3 李 晋 1,2,3 史成银 1,203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 266071; 3.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摘要 2012和2013年,山东某育苗场 15-20日龄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iinther) 苗出现暴发性大规模死亡,7d内死亡率高达90%-100%。本研究调查了疾病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 征,采集病鱼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运用RT-PCR方法进行了病原的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发现,半滑舌鳎鱼苗一般在7月和8月发病,发病时养殖水温为22_24℃。病鱼游泳行为异常, 表现为上下翻游、螺旋性游动、全身大幅度波浪状浮动症状,但病鱼体表无出血和溃疡症状。组织 病理检查发现,病鱼脑和视网膜组织出现严重的空泡化及坏死。病鱼样品的RT-PCR检测结果全部 呈鱼类神经坏死病毒阳性。对得到的RT-PCR产物测序,进行BLAST比对,发现该病毒与鱼类神 经坏死病毒的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ed.spoaedgroupernervousnecrosisvirus,RGNNV)基因型 的相似性达98%以上,而与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其他3个基因型:黄带拟够神经坏死病毒(Stripedjack nervousnecrosisvirus,SmNV)、红鳍东方鲍神经坏死病毒(Tigerpuffernervousnecrosisvirus,TPNNV)和 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Barfmfloundernervousnecrosisviurs,BFNNV)的相似性仅为71%广78%。由此可 以判定,本研究发现的引起半滑舌鳎鱼苗大规模死亡的神经坏死病毒为RGNNV基因型,半滑舌鳎 也是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天然宿主。该发现在半滑舌鳎疾病防治和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的流行机制研 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半滑舌鳎;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T-PCR;检测 中图分类号 $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869(2016)04.0110。06 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Giinther)是我 病毒性疾病报道较少(Tangetal,2008;张晓君等,2009; 国北方常见的大型底栖鱼类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渤 Zhnagetal,2011;陈政强等,2012)。 海、黄海海域,其活动范围小、营养等级低、生长快, 2012年和2013年,山东某育苗场的半滑舌鳎鱼苗 鱼肉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 先后发生大规模死亡,患病半滑舌鳎鱼苗呈现身体畸形 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鱼类的优良品种之一。随 弯曲、狂游或螺旋型游动等临床症状,但体表及内脏无 着半滑舌鳎人工繁殖技术取得成功,养殖规模不断扩 出血、溃烂等现象,疑为感染了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已 大,并逐步开始了集约化养殖(姜言伟等,1993)。但是, 有的研究表明,鱼类神经坏死病毒可以分为 4种基因 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养殖环境恶化和病原传播等原因, 型,即:黄带拟够神经坏死病毒(Stripediacknervous 各种疾病也不断增多。其中,大部分疾病为细菌性疾病, necrosisviurs,SJNN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