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自《作家文摘》2013053104
低调而悲摧的李连英
史上最著名的太监大概是李连英。一般写作“李莲英”,那是错的。
据说,连英在太后与恭王之间传递情报,为政变成功做出了贡献。此后,他在宫中的升迁极为迅速,至39岁,获赏二品顶戴(享受副部级待遇)。不仅宫中,在宫外,连英也是声名显赫,尤应以光绪二十年(1886)四月随醇亲王赴旅顺、烟台检阅北洋水师最为光辉夺目。
慈禧本非派连英去监军,而是派去看着小叔子(醇亲王为,慈禧亡夫即清文宗之弟)有没有乱说乱动,故亦不在乎臣下的;谏议。连英深明此行的真意,在军中待了一月,表现十分低调。凡醇亲王出见将吏,他皆侍立于后(其实完全有资格看座的),替王爷拎着“长杆烟筒”与“皮烟荷包”,默无一语,若无会见,则随王爷“猫”在房里,不见一客。当时直隶、山东一干大吏,本想趁这机会亲近李总管,表示一点“意思”,哪知道连人都不常见到。
甲午战争,中方惨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丘逢甲有诗云:“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即说此事。可这与连英有啥关系呢?
请看御史安维峻的奏折:“中外臣民,无不切齿痛恨,欲食李鸿章之肉。而又谓和议出自皇太后。太监李连英实左右之。李连英是何人斯,敢干政事乎?如果属实,律了祖宗法制,李连英岂复可容?”这份折子的中心思想,是要请皇帝砍了李鸿章的头,说到兴起,把李连英也扯进来。
然而,安维峻并无连英干政的确凿证据,他这么写,是运用御史可以“风闻言事”的权利。只是,风闻言事,也看言的是什么事,像这种事涉宫禁、语近诽谤的发言,必然遭致重击。折上,慈禧太后大怒,而其时已经归政于皇帝,乃命光绪皇帝也装作很怒的样子,严斥安维峻“肆口妄言,毫无忌惮”,胆敢在帝后之间挑拨离间,“着即革积”,“发往军事效力赎罪,以示惩戒”。
有追求的御吏倒不怕这种处分,往往心中暗爽。此奏一上,此谕一下,“直声满天下”,充军前数日,贺客盈门,围观群众阻塞道路,没钱的送几章诗文,有钱的送几百盘缠,一路上,车马饮食之费,亦皆有“粉丝”买单。御史风风光光充军去也,只可怜连英,自此无端背了一百多年的骂名。
连英作为太监,数次被御史点名批评,创了清史一项纪录。若真做了卖宫鬻爵、贪赃枉法的大恶,他不冤。可是,谁能拿出哪怕一条确证来指控他?约在光绪六至八年间,有御史“胪列事实”,向太后举报连英。太后读了,盛怒,立召连英至,并命“传棍”,“左右宫人皆战栗无人色”,而连英到了,神色坦夷,无所畏惧。太后也不与他说话,只令将服侍皇帝的宫女荣某乱棍打死。事情办完,才对连英说,昨儿有人举报你,主要是经济与生活作风问题,你可自己辩护。第二天,连英呈递辩护状,逐条批驳。
择要看看连英的自辩。第一条,说子侄拿他的名片至各省讹诈钱财。辩称:有事与外官联络,要用到名片,然而,名片全由自己手写,列明事由,附有签名,若说子侄拿我名片到处撞骗,请举报人提交物证,看哪张名片写了教我子侄去向外官讹诈的事。
第八条,说他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辩称:家中确有紫金泥壶、玉翠白菜、翡翠烟壶这些珍贵古董,或是我从琉璃厂买来,或是太后赏赐,前者有发票,后者有诏书,怎么能说财产来源不明?至于地安门内黄化门大街东口酒醋局胡同住宅,不过比中产阶级的居屋条件稍好,要说“其制逾礼”的豪宅名园,那是不够格的。
第九条,说他“广置妻,妾”。辩称:我只有一个老婆。十四年前,因家中琐务需人整理,遂经朋友李宝珊介绍,与既无子女又无产业的寡妇苗氏结婚。与我结了婚,她既有栖身之所,还能继续守节,明明是“节义两全”的好事,咋能说我“居心实不可问”?
第十条,说各省大吏进出京城,我必向他们索取数千乃至数万的规费。辩称:这么重大的指控,却是“拟度悬揣之词”,根本不列任何一条证据。请举报人明白指出,何时何地何人给过我何种数额的规费。
辩护状交上去,慈禧太后派人逐项核查,证明连英自辩并无虚言,这事就算了了。不过,连英总挨骂,也不是没来由。清末实行“两党制”——所谓“帝党”与“后党”,帝党对外强硬,对内呼吁激进改革,后党对外持重,对内强调逐渐改良。用今天的话说,帝党多“愤青”,后党太“精英”。帝党不敢公然指责太后,只好拿他们心目中太后所倚重的人来开刀,耍一耍“清君侧”的把戏,于是外朝李鸿章,内廷李连英,成了众矢之的,有事没事,就拿二李开涮。连英本是一个低调的太监,生生被炒作为高调的“权奸”,悲摧无限。
(摘自谭伯牛著《盛世偏多文字狱》海豚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