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07.pdf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剑桥中国
辽西夏金元史
07
[德]傅海波 [ 英]崔瑞德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向和平过渡
铁穆耳朝是持续不断的征伐和大致和平两个时期之间的有意义的过渡
期。忽必烈朝后期发动的所有对外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铁穆耳改变祖先的
扩张政策,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更多的征服将无任何成果并且耗费巨大。他
即位后立刻取消了忽必烈在位最后几年规划的对安南的征服,代之以将安南
作为纳贡国。1298年,铁穆耳否定了再次入侵日本的建议,并在第二年派遣
④
一名僧侣作为和平使者前往这个岛国。 铁穆耳朝的对外征伐,只有 1300—
1301年的征缅之战和 1301—1303年征八百媳妇之战,八百媳妇是在今天泰
国北部和缅甸东部的一个小国。虽然这两次战役都以失败告终,但其原有目
的亦不在于征服二国。发动征缅之战是因为缅国人废黜了奉元廷为宗主的国
王而要对其惩罚,征八百媳妇则是由于该国侵蚀元朝领土而采取的征讨行
动。①
铁穆耳汗最大的政治和军事成就是成功地结束了与窝阔台后汗海都 (约
1235—1301年)、察合台后汗笃哇 (1282—1307年在位)的耗时和耗力的战
②
争,他们从1268年或1269年开始对忽必烈的大汗地位提出挑战。但是,这
一成果来之不易。尽管忽必烈在1/4世纪中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将他的中亚
敌手阻挡在生产粮食的定居地区之外,海都和笃哇在忽必烈去世时又卷土重
来,把他们的控制区延伸到畏兀儿地区并不时侵入蒙古本土。
铁穆耳在位的大多数时间不得不为保卫内亚地区耗费大量资源,实际上
在他当政的初期在蒙古本土就遭受了一系列的挫折。1298年的一个冬夜,笃
哇突袭合尔哈都由宗王阔阔出 (死于1313年)指挥的驻守漠北的元军主力,
阔阔出是铁穆耳的叔父,代铁穆耳统军于漠北。此战的结果是铁穆耳女婿高
唐王阔里吉思 (死于1298年)被俘,在漠北的元军伤亡惨重。③
海山 (1281—1311年)重建防卫体系后,元在漠北的地位才得以恢复。
海山是铁穆耳长兄答剌麻八剌 (1264—1292年)之子,于 1299年受命统军
①
于漠北,取代无能的阔阔出,其时年方18岁。 除了诸王统率的蒙古军和驻
守漠北多年的宿将床兀儿 (1260—1322年)统率的钦察军外,海山手下还有
来自各卫的汉军和新从汉地调来的蒙古军。
再次得到加强的元军在次年秋季转入攻势,在阿尔泰山南将海都击败。
1301年9月,海都和笃哇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势,于是在阿尔泰山之东的铁坚
古和合刺合塔爆发了更具历史性决定意义的战役。这次战役本身可能是未分
④ [653] 《元史》,卷208 ,第4630 页;卷209 ,第4650 页。
① [653] 《元史》,卷211 ,第4659 页;[623]苏天爵: 《国朝文类》,卷41 ,32a—33a 。[642] 《元朝征缅
录》;此书被翻译成了法文,见[200]于贝尔: 《印度支那研究(5 ):蒲甘王朝》。
② 关于对海都和笃哇的战争,见[29]W.巴托尔德: 《蒙古入侵时代及其前的突厥斯坦》,第492—494 页;
[373]伯希和: 《〈马可·波罗游记〉注释》,第1 卷,第124—129 页;[107]惠谷俊之: 《海都之乱的考
察》;[85]窦德士: 《从蒙古帝国到元朝:帝国在蒙古和中亚统治形式的变化》;[195]萧启庆: 《元代的
军事制度》,第56—58 页。
③ 关于这次失败,见[407]波义耳: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第326—327 页;[741]刘迎胜: 《元朝与察合
台汗国的关系》,第76—77 页。
① [653] 《元史》,卷22 ,第477 页;[305]松田孝一: 《海山出镇西北蒙古》。但是,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