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第六章 中国古板块构造概况
* * * * * * * Northern marginal basins 1800-1690 Ma Yanshan-Xiong’er Aulacogens (1800-1620 Ma) Correlations between aulacogen and marginal basin? Huade Zhaertai Baiyan Obo III Paleoproterozoic mafic dyke swarms 古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 Tectonic division Peng et al., 2007 Distribution of mafic dykes in the NCC 1760-1800 Ma (1780Ma) A possible mantke plume leading to dyke swarm, rifting and anorogenic magmqa suggested by Peng et al., 2005, 2007) ? 1 华北在27-29亿年是地壳主要生长期; 地幔柱构造 2 26亿年华北克拉通基本形成,对应与25亿 年的Kenorland 超大陆形成; 块体拼合构造 Conclusion (华北早前寒武地质演化) 3 23.5-19亿年华北发育活动带,具造山带特 点,其造山结束对应于哥伦比亚超大陆形成; 块体拼合构造 4 18-16亿年,华北处于地幔隆起与伸展时期,基 底抬升-岩墙群-裂谷-非造山岩浆,代表哥伦 比亚超大陆裂解; 地幔柱构造 5 中元古代,华北-古生代进入地台演化阶段。 陆内演化 震旦纪——三叠纪:稳定发展阶段 J T:杂色砂页岩、泥岩、油页岩、煤 P:底部砂页岩含煤,中上部为杂色砂页岩含煤,顶部出现湖相泥灰岩,总体属陆相含煤盆地 C2: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本溪组、太原组) O1-2:厚层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山西地区有石膏沉积。总体岩相厚度稳定,局部地区为隆起。 ?:下部页岩,上部中厚层灰岩,下部页岩中发育含铜粉砂岩页岩及石盐假晶。 贺兰—六盘C-O厚可达3000~4000m,显示相对沉降区,显然与其处于板块边缘有关。 An? (二)扬子古板块 北界:襄樊—广济断裂 西界:龙门山断裂、玉龙山断裂、红河断裂 南界:绍兴—江山—宜春断裂 Ar-Pt1:存在于康滇地区(最老29.5亿年)、三峡黄陵背斜、南朝鲜、四川盆地(推测)、苏北—南黄海盆地(推测) Pt2-3裂陷作用期: 康定杂岩之东呈南北向狭窄的裂陷带,夹持于绿汁江和小江断裂之间 证据是(1)活动类型的复理石建造 (2)出现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具碱性特征 (3)厚达巨大,达上万米。 (4)康定杂岩构造线方向为NE-SW向,与东部川中陆块结晶基底的构造线方向可相接续。 2. 黄陵背斜南部中元古代晚期庙湾蛇绿岩的发现 最近,彭松柏等(2010)在黄陵背斜南部元古宙庙湾岩组中发现强烈变形变质超镁铁-镁铁质岩组合,镁铁质岩主要为似层状细粒斜长角闪岩、变辉长岩岩体、岩脉以及辉绿岩岩脉,超镁铁质岩则主要为蛇纹石化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呈构造岩片、岩块分布于斜长角闪岩之中。细粒斜长角闪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大洋中脊构造环境形成的N-MORB 型拉斑玄武岩,初步的U-Pb年代学研究揭示其形成时代介于950-1100Ma 初步研究显示,黄陵背斜南部崆岭岩群中的元古宙庙湾岩组中的变质超镁铁-镁铁质岩组合实际是一套古大洋蛇绿岩残片。 元古宙庙湾蛇绿岩的发现为扬子克拉通存在中元古代晚期的洋盆以及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和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合构造事件提供了新资料 3. 南韩的沃川裂陷带 证据: (1)裂陷带北西侧为京畿地块,南西侧为岭南地块,两地块Ar-Pt1在岩石和构造上具有可对比性,因此原来两地块实为一个地块 (2)裂陷带内Pt2-3由火山—沉积岩组成,火山岩主要沿边界公州断裂和镇安断裂发育。 京畿地块 岭南地块 沃川裂陷带 公州断裂 镇安断裂 Z-T稳定盖层沉积阶段 J P2-T2:海陆交互相含煤 C-P1:浅海碳酸盐岩 D3:五通砂岩 S1-2:浅海碎屑岩 ?-O:浅海碳酸盐岩、泥质岩 Z:砾岩、砂岩、冰碛层 Pt3 总体特点: 地层岩相厚度稳定,总厚度4000-5000m. 岩层之间为整合或假整合 沉积环境稳定 三叠纪末全区脱离海侵 两个较特殊地区 东南部的湘中—赣北—皖南:O-S为一套类复理石沉积,显然与其处于华南造山带过渡地区有关 西部地区: 早古生代滇东为一南北向凹陷沉降带,沉积厚度大。 晚古生代沿西部地区的断裂有明显的张裂活动,特别是C-P-T,表现方式有P的峨眉山玄武岩的大规模喷发以及沿断裂出现的条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江南快速 西威+TOMCB+LCB2原理图.pdf
-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1《格林童话选》译文和答案.docx
- 金融企业会计第三版孟艳琼习题答案.doc
- 各层级护士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pdf
- 津津有味·读经典Level1《柳林风声》译文和答案.pdf
- 【西门子】SINUMERIK 840D sl 操作组件 - TCU 30.3.pdf
- 第17课《昆明的雨》说课课件.pptx VIP
- 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建模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