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性传播性疾病药学.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章性传播性疾病药学

性传播性感染 刘鸣 副主任医师 性传播感染(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s)是指以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染的一组疾病。近年在我国发病率明显上升,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真菌、原虫及寄生虫等8类。 我国重点监测的性传播疾病有8种: 梅毒(syphilis) 淋病(gonorrhea) 艾滋病(AIDS) 尖锐湿疣(CA)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生殖器疱疹(GH) 软下疳(chancroid)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 第1节 淋病 淋病(gonorrhea)是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传播途径 病因 奈瑟淋球菌,1879年由Neisser分离出,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呈卵圆形或肾形,成对排列,直径约0.6~0.8um,常位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胞浆内,慢性期则在细胞外。 淋菌喜潮湿、怕干燥、不耐热,适宜生长温度37℃,干燥环境存活1~2小时, 55℃ 5分钟立即死亡,附着在衣裤和卧具上的淋菌最多只能生存24小时,一般消毒剂易将其杀死。 发病机制 淋菌对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有特殊的亲和力。粘附于柱状及移行上皮而被上皮细胞吞饮,在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细胞损伤崩解,淋菌释放至粘膜下层;其脂多糖内毒素与体内补体协同作用,介导免疫反应,引起局部炎症,形成脓液。在女性,淋菌首先侵犯宫颈管、尿道、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然后沿生殖道粘膜上行,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及播散性淋病。急性淋病治疗不当,可反复发作,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积水,导致不孕或输卵管妊娠。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病史 不洁性接触史、性伴侣感染史、与淋病患者间接接触史、新生儿母亲淋病史 临床表现 潜伏期1—10日,平均3-5日。 女性患者由于尿道短,故泌尿道症状不明显,以宫颈炎为主,表现为白带增多,尿道炎症状较轻,故易漏诊,可并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最终导致不孕症。 无合并症淋病(下生殖道感染) 急性:淋菌感染最初引起宫颈管粘膜炎、尿道炎、前庭大腺炎。表现为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或灼热感,宫颈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宫颈触痛,触之易出血;尿频、尿痛、尿急,尿道口红肿、触痛,经阴道前壁向耻骨联合方向挤压尿道或尿道旁腺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前庭大腺开口处红肿,触痛,形成脓肿。 慢性:治疗不彻底。淋菌潜伏,反复发作。40%-60%无症状,涂片阴性,培养阳性,具传染性。 合并症淋病(上生殖道感染) 未经治疗,10-20%淋菌可上行感染盆腔脏器,导致淋菌性盆腔炎,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盆腔腹膜炎;甚至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脓肿。其多在经期或经后1周内发病,起病急;突然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白带增多、双侧下腹疼痛,肛门坠痛。下腹两侧深压痛,下腹部出现肌紧张及反跳痛。宫颈外口可见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充血、水肿、举痛,双侧附件增厚、压痛。若有输卵管卵巢脓肿,可触及附件囊性包块,压痛明显。 播散性淋病 淋病奈瑟菌通过血循环传播,引起全身淋病奈瑟菌性疾病。出现高热、寒战、皮疹、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表现为淋菌性皮炎、关节炎等全身病变。 其他部位:眼结膜炎、咽炎、直肠淋病 妊娠合并淋病 妊娠期淋病对母儿均有影响。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绒毛膜羊膜炎而致胎膜早破、早产。分娩时引起产妇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严重者导致播散性淋病。新生儿出现淋菌性眼炎。 辅助检查 1 涂片检查 取宫颈管或尿道口脓性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见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作出初步诊断。此法对非急性期女性患者的检出率低,只能作为筛查手段。 2.分泌物淋菌培养 为诊断淋病的确诊方法。对临床表现可疑、但涂片阴性或需要作药物敏感试验者,取宫颈管分泌物送培养,培养阳性率为80%~90.5%。可疑播散性淋病者,应在高热时取血做淋菌培养。 3 直接免疫银光染色法 4.核酸检测 PCR技术 检测淋菌DNA片段,具有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治疗】 治疗原则: 及时、足量、规范、性伴治疗、随访 首选药物: 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 轻症者可大剂量单次给药; 重症者应连续给药。 由于20%~40%淋病可同时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因此可同时应用抗衣原体药物。 1.无合并症 首选药物: 头孢曲松钠,单次250mg im,治愈率99.1%;或头孢噻肟钠1g单次im;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