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病虫遗传育种-专题精要.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抗病虫遗传育种-专题精要

水稻抗病虫遗传育种专题 水稻的意义: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材料 研究项目、研究队伍等 水稻的分类:禾本科、稻属,该属共有22个种, 人类栽培利用的两个种:亚洲栽培稻 非洲栽培稻 亚洲栽培稻:分为籼亚种(Indica)和粳亚种(Japanica) 热带粳稻、爪哇稻(Javanica) 分布: 水稻病虫害的种类: 在生产上比较重要、遗传育种研究较多的一些病虫害: 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 条纹叶枯病、东格鲁病、 褐飞虱、白背飞虱 总体而言,水稻以及水稻病虫害的研究工作,多开始于日本学者 他们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了:水稻基本生物学性状的描述、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病虫害种类及流行规律、抗病虫种质的收集、抗病虫育种、品质育种等,都是比较领先的;以后又在突变体构建、及现在的水稻分子生物学、抗病基因克隆方面等方面领先,最近几年中国学者逐渐赶上。 研究较多的还有韩国、印度、中国、IRRI、美国、法国、英国等,中国的研究大多开始于上世纪的30年代,许多水稻方面的研究工作都是参照日本的结果。 (……….) 1、水稻抗白叶枯病遗传育种 病原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危害:南方稻区,从苗期开始,北方稻区,从中、后期开始,主要在维管束中定殖,引起危害 苗期,从根部侵入,萎焉型(Kresek)、青枯型 移栽以后,从叶缘的水孔和伤口侵入 分布:日本、东南亚、我国南方沿海、四川多雾的山区、江淮洼地等,籼稻重于粳稻,杂交稻重于常规稻品种 病害循环(流行): 病稻种、病稻草、田间稻桩、杂草、田水越冬(过冬)(存活期?), 春天:苗床开始活跃、秧田期到大田期,随灌水扩散、风雨等造成流行 在东南亚和我国的海南、广东等地周年危害 早期的研究以日本为主,上世纪20-30年代集中在病原菌的生物学、生态学等,及抗病品种筛选和选育 1957年日本的Kuhara (久原)发现抗病品种Asakaze (朝凤)在推广两年后,变成了感病品种,开始了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原因? 建立鉴别系统 1969年日本建立了第一套鉴别体系,用4个品种可将全日本的菌系分成三个群 在增加两个品种、收集更多菌株进行鉴定时,分成了5个群 Kozaka’system (1969) 品种群 Virulence I II III Kinmase G S S S Kogyoku G R S S Ranrajemas G R R S Wase-Aikoku G R R R IRRI也在菲律宾进行类似研究,70年代后期用五个籼稻品种建立了鉴别体系,将菲律宾菌系分成5-6个群(小种), 研究发现: 鉴别系统取决于菌株和品种收集的多少 Buddenhagen Reddy’s system (1972) A B C D E X Y Z BJ1 R R R R R R S R TKM6 R R R R S R R S Semora Mangga R R R S S S R R LZN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