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创作的可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葛亮:创作的可能.doc

PAGE  PAGE 11 葛亮:创作的可能   对话者简介   葛亮:1978年生?o原籍南京。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执教于香港浸会大学。文学作品发表于《收获》?p《香港文学》?p《联合文学》等两岸三地刊物?o并为报章撰写文化评论专栏。曾获2008年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o第一届香港书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o香港青年文学奖。2007年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文字入选《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p《2008中国小说排行榜》。著有长篇小说《朱雀》、小说集《谜鸦》?p《七声》、《相忘江湖的鱼》等?o入选台湾二零零六年“诚品选书”。   张昭兵:男,山东微山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及当代文学批评。曾担任《芳草》文学杂志(网络版)“现场评刊”评论员,《山花》杂志“全国大学生原创小说展”栏目专评,主持过《延河文学月刊》的“博士论坛”,参与创办并主持《青春》杂志的“青春热评”栏目,龙源期刊网“名家名作”栏目的签约作家。已做过多位当代著名作家的访谈,发表文学评论及研究论文近二十万字。   张昭兵:书香世家的出身,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你的心智、性情以及感受外在世界的方式有何影响?这样的出身和家庭,既是很多人艳羡的“幸运”,也可能是你本人习焉不察的无形的“拘囿”,或无可奈何的透明的“障壁”吧?   葛亮?s家庭影响是潜移默化的?o并未对我造成过压力。我的成长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o或许我身上所谓时代的印记更为显著?o比如“独生子女”的标签。对于“家学”的态度?o也是因人而异。好的方面?o是我可能拥有了比一般人较早的阅读经验以及某种感知事物的态度?o但似乎未有什么“拘囿”。我的父母都是教育方式上相当开明的人。身为知识分子?o谈不上有什么阶层观念。他们早年都插过队?o吃过苦?o对于民间会有一种深厚的情愫。这种感情是很天然的?o和他们的个人经历相关?o不带有所谓“民粹”色彩。这一点对我有些影响。我写《七声》?o也是情之所至吧。比方“洪才”确有原型?o他是一个从乡下随父母迁居南京的孩子?o是我童年很要好的朋友。此外?o在学问上我会有一个榜样?o是我的祖父?o他多年从事艺术史研究?o治学方面的严谨?o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稀见的。我经常翻看他的旧作?o对我的为人为学?o始终是一个提醒。   张昭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一般认为“上海”与“香港”互为镜像,“北京”与“上海”则不但在空间上异俗,也在文化上存在较大的时差,北京代表着古代、近代的中国文化,而上海则更多地代表现代、当代的中国文化。“南京”在中国是一个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著名城市,作为南京人,你觉得这个城市有何与众不同的地方?   葛亮?s南京在气息上的独特?o恐怕在中国的城市群落中是不多见的。在现代化的侵袭之下?o南京一直处于不卑不亢的状态。六朝以降的历史文化积淀?o是负荷也是底气。这是座有“王气”的城市?o虽然黯然收场了许多回?o根基却还是实在的。看得见的是?o南京的城建发展?o一直处于“微调”的状态。前段时间《亚洲周刊》的封面报导?o叫做“保卫南京古都街区对抗房地产暴利”?o“保卫”一词?o感觉得出?o南京已成为“古”与“今”抗衡的代表与底线了。我不太能想象?o南京在这一层面上的“失守”。中山东路上民国时期种下的法桐?o陆续消失?o让人时常有怅然之感。正是这些细节?o造就了南京的“完整感”。作为南京人?o我对这座城市的定义?o是某种“笃定”的性质。或许也是民间常说的萝卜气――大而化之?o真实甚至有点粗砺?o但内里却是十分雍容的。所以?o我曾将我长篇小说《朱雀》中的一章?o命名为“古典主义大萝卜”。   张昭兵:王尔德在《谎言的衰落》中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点惊世骇俗的观点:“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并以“伦敦的雾”为例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姑且不论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但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作家和艺术家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赵园先生的名著《北京:城与人》,从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角度对“京味”小说做了深入的解读,李欧梵教授的《上海摩登》更是掀起了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研究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的热潮。请问你本人的作品是否也可以从“城与人”、“城与文”的“互动”与“纠葛”中去理解呢?对于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看的?   葛亮?s城市对我是重要的?o它是我解读文学的一个窥口。我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就是关于城市文化。在写作上?o我是比较自觉地进入城市书写中去的?o因为生长于斯。客观地说?o我对乡村有审美层面的好感?o但是城市才是我写作的根基。相对于乡村?o城市是更好也更精准的人的实验场。城市是人所造就的集合?o与人的关系却也微妙。很多时候?o是成败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