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成绩
? 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成绩
从教于语文已经有二十多年了,除了年复一年地做好备、教、留、批、辅等常规教学外,我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思路及做法被实践证明是有一些成效的,2010----2011年度期末考试,语文科平均分85.9分,及格率98%,优秀率85%。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回想自己走过的教学道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中考成绩不败的灵丹妙药。因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力未成,要想取得好的语文成绩,是不现实的。语文能力,必须靠一点一滴的积累。然而,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至今仍沿袭封建科举制度建立起来的语文教学模式,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改革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一句空话。于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方法,与各位语文同行们探讨。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狠抓语文课堂教学 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
1.注重语文课导语的设计 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每一节课上老师都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几页,这样几节课过后学生就会对上课感到疲倦,甚至认为是催眠曲。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里,就要求语文老师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沉寂的局面,根据不同的课型,依据灵活的方式,进行导课。
这里我向各位语文老师推荐六种导语形式: 第(1)种形式,营造气氛,以“情”导入。如,讲授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一文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大自然的四季很美丽,祖国的山河很壮美,无数的文人墨客钟情于她,陶醉于她,并用优美的诗句描绘她,赞美她,同学们一定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旖旎的风光吧。用这样的开场白激发起了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学习陶弘景的这篇写景小品文,一定会情意盎然。 第(2)种形式,激发欲望,以“趣”导入。如,讲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这样设计导语:,“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大自然告诉人们春天来了;“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是大自然告诉人们雨过天晴了;“猪衔草,寒潮到” 是大自然告诉人们秋天到了,天气凉了;“麻雀屯食要落雪” 是大自然告诉人们冬天来临了。同学们,大自然是不是在和善的跟我们说话呢,原来大自然也有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 第(3)种形式,创设问题,以“知”导入。如,讲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1、你知道桥的作用吗?2、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你知道有什么样的桥?3、用5、6句话简介你知道的一座桥。4、你知道桥梁专家茅以升吗?你想做桥梁专家吗?这几个问题过去后,学生一定会带着极强的求知欲望学习课文的。 第(4)种形式,设计话题,以“议”导入。如,讲授杨绛的《老王》一文时,开场白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个残疾人过马路,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样做?一对贫困的盲人夫妇在街头卖艺乞讨,你会怎样做?面对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在几分钟的讨论之后,再来学习《老王》一文,就会很容易明白“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的道理。 第(5)形式,运用媒体,以“境”导入。如,讲授古文《三峡》,可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四幅三峡春夏秋冬的山水图片,引领学生进入三峡的环境之中,感受三峡自然景观之后,再去学习文章,学生的感悟一定深刻。 第(6)形式,运用优美的排比句开头,从语言上给学生以熏陶,整节课就有了一个靓丽的开头。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还可以这样设计开场白:春天到了,万木争春,鸟语花香。夏天到了,绿树成荫,蝉声阵阵。秋天到了,秋风习习,枫林如火。冬天到了,雪满长空,玉树琼花。大自然用不同的景色告知我们各个季节的来临。大自然的语言多么美妙呀,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巧而成功的导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它能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朗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理解文意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通晓朗读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朗读能力,熟悉朗读的技巧,对学生能科学指导,在“读通文气、读懂文意、读出文味”的要求下做到“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如临其事”的效果,使课堂真正做到书声琅琅,充满真情。在语文课堂上书声琅琅,让学生充分地读所接触到的文字材料,这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的配合使用,使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