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 第一讲.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肥料学 第一讲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 一个国家的财富在于它 的土壤及其智力的发展。 —— 伊利诺;考核办法;教材与参考资料:;教学目的和要求;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的概念及土壤学的发展概况 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节 土壤的重要性; 话说土壤;地;4. 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植物产品的能力。;三、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关系;四、肥料的演变历程;1.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中,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 ;2.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 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4. 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是持续农业的基础 ; 20世纪科学与技术迅速进步, 但“人口―粮食―资源―环境”仍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科学工作者责任越来越重大。 ;;第二节 土壤及土壤学科的发展;对土壤的新定义;二、土壤的本质—肥力;肥沃土壤上生长的作物;瘠薄土壤上生长的作物;三、现代土壤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20世纪土壤学科的迅速发展; 20世纪土壤学科的新观点;20世纪土壤学科的迅速发展;四、我国土壤学的发展概况;根据历届土壤学会,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土壤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二、土壤学研究的内容及发展趋向;4. 土壤圈及“全球变化” 包括自然与人为条件下土壤圈内不同土壤类型的历史,现代成土过程及土壤基本特性变化的预测;土壤退化;以及土壤痕量气体的通量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等; (温室效应:CH4 30%,O2 80% N2O 80% CO2 20% );(三) 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重要任务);三、土壤学方面的期刊和杂志;第二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岩石;一、几种主要岩石类型和特性 二、主要成土矿物的组成和特性 三、岩石的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四、风化作用的类型 五、风化作用的产物 六、风化产物的类型;岩石——一种或几种矿物的天然集合体。;(一) 成土的主要矿物;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壳;喷出岩 侵入岩;岩浆岩:玄武岩;沉积岩:地壳表面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等作用后,在一定条件下胶结硬化所形成的岩石。其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5% 共同特点是: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矿物成分复杂并呈碎屑状组织;有时含有化石。;沉积岩的成因;变质岩的成因: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结果。;主要矿物有: 板岩:由黏土岩、粉沙岩或中酸性灰岩变质 千枚岩:富泥质岩石浅变 片岩:页岩变质 片麻岩:花岗岩类岩浆岩和凝灰岩深变 大理岩:石灰岩或白云岩经热接触重结晶 石英岩:石英砂岩、粉沙岩、硅质岩变质; 变质岩是沉积岩、岩浆岩经过高温高压或受岩浆侵入的影响,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以至化学成分发生剧烈改变后形成的。 共性是:一般具有片理及片麻构造;矿物质地致密,坚硬;不易风化。例如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片岩,千枚岩,大理岩等。;(一)长石类矿物 正长石,又称钾长石,是土壤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 (二)云母类 白云母,又称钾云母,是土壤中钾元素的来源之一。黑云母也是钾元素的来源,更易分解,风化。 (三)角闪石与辉石类矿物 含盐基丰富,化学稳定性低,容易被彻底分解。;(四)石英矿物 不易风化,是土壤中砂粒的主要来源。 (五)氧化铁类矿物 赤铁矿(Fe2O3) ,常使土壤染成红色。 磁铁矿(Fe3O4) ,具磁性。 黄铁矿(FeS2) ,分解后形成硫酸盐。 (六)磷酸盐类矿物 磷灰石是制造磷肥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磷元素的主要来源。 (七)方解石(CaCO3) 方解石是土壤中碳酸钙的主要来源。 (八)褐铁矿(Fe2O3 ? 3H2O) 由赤铁矿水化形成的一种含水氧化铁,是土壤黄色和棕色染色剂。;第二节 土壤母质的形成过程;(一)物理风化作用;物 理 风 化;图2-17 气温变化引起岩石胀缩不均而崩解过程示意图 a、b、c、d 表示风化过程;;风蚀残土墩;风蚀根露;风蚀留砾;魔鬼城;(二) 化学风化作用 指岩石在水和空气(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参与下进行的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等的总称,特点是岩石可进一步破碎成胶体状微粒,使原生矿物成分发生改变,产生在地表条件下比较稳定的次生矿物。 ;影响因素: 水、二氧化碳、氧气等。;;3、氧化作用:;风化特点和结果: ①改变了岩石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形成了新的次生粘粒矿物。 ②颗粒进一步变小,小于0.001㎜,具有胶体性质。 ③释放了可溶性盐类,是植物养料的最初来源;指动物、植物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