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详案
PAGE PAGE 7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 百崎中心小学 张明凤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明朝末年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用双脚走遍大半个中国,进行科学考察,最终写下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的伟大事迹。赞颂了徐霞客历尽千辛万苦,始终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投放:名山大川、徐霞客旅行线路图、主要句子。 教学过程 一、赏图激情,导入课题 1、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课件出示:长江、倾泻而下的黄果树瀑布、云遮雾掩的黄山、形状奇特的岩洞等自然景观,配乐) 师:看了这些各具奇异景观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广袤美丽的大自然像什么? 是呀,辽阔的大自然就像一卷卷美丽无比的画卷,吸引我们去欣赏,就像一本知识浩瀚的百科全书,引领我们去发现奥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二、细读品味,走近“奇人” 导语: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徐霞客是一个奇人,写出了一本奇书。)(板书:奇人 奇书) 一出示学习要求:徐霞客是一个奇人,写出了一本奇书。他人“奇”在哪里?书“奇”在哪里?阅读课文二至六自然段,在书上画出相关句子,标出关键词语,并在书的空白处写体会,作批注。 二学习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卓尔不群,立志考察探险 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科举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 ,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你画了哪些关键词? 怎么理解“卓尔不群” (板书:卓尔不群) (3)“醉心”的“醉”是什么意思?这个字说明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 (4)其他人都在闭门读书,而徐霞客却立志走遍天下,真是卓尔不群,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读这段话,老师读当时读书人的表现,你们接读徐霞客的表现。 2、不畏艰险,毅力超凡 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 ,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 (1)你画了哪些词?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 (2)出示“徐霞客旅行路线图” 师:这让我想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而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完成他的考察事业,三十多年来,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这可是常人无法完成的壮举,把他说成是一位奇人当之无愧呀! (3)带上你的敬佩之情读读这段话(指两名读) (4)全班读 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1)白天怎么度过?(攀险峰 涉危涧)从这两个词我们读懂了什么? (2)晚上怎样度过? (3)看课文插图,你知道什么是““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吗?(指名说) (4)生活条件艰苦,甚至饥寒交迫,却丝毫没有动摇他阅读大地的决心,一二组读, 三四组读, (5)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黑字。 (6)小结:这段文字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他的不畏艰险,(板书:不畏艰险)徐霞客不愧为奇人。 3、求真求实,锲而不舍 (1)哪些具体事例说明他是一位“奇”人? (2)反馈第四段,说说自己的体会。师:看来,考察路上,不光有自然界的艰险,还有来自人世间的磨难。 (3)填空,引导学生走进徐霞客的内心世界 考察中,徐霞客没有了_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没有了________,险些连_______都没有了。 师:没有了同伴,他会感到(很孤独),没有了财物,他无法(生存),没有了行囊?行囊里会有什么呢?(游记)这可是千辛万苦写成的啊。 (4)引读: 但是,他还是坚持目标,继续他的研究工作,最后找到了答案,推翻历史上的错误,证明长江的源流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 (5)师:课文又举了哪些例子证明他是个奇人? 反馈:遇到艰险“蟒蛇”“传说中的神龙” (6)师:他能够安全地出来,靠的是什么样的科学研究精神?(板书:锲而不舍) 出示:徐霞客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