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2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2论文

谈谈李清照其人其词的现代意义 “李清照,宋济南人。父格非,母王状元拱辰孙女,皆工文章”(《宋史?文苑传》)。《宋史?李格非传》云:“女清照,诗文尤称于时。”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李清照是中国女性的卓异存在,是中国诗坛的辉煌存在。 一.春山淡冶而如笑――李清照在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清人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三云:“易安居士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她的传世词作总共不过五十首,却名满天下。她的诗词不仅善于捕捉细小生动的意象来表现情感的微妙变化,而且能融情入景,善于用典。不仅将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而且善于借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她是婉约的盟主,最善于写女性感受,不管是喜悦温馨的爱情,还是怅惆悲切的哀怨,都写得细腻逼真,并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 清人俞正燮于《易安居士事辑》中言道:“易安幼有才藻……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黄鲁直出,始能知之,而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少游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皆不及易安词。 李清照,如一轮新月,横空出世,成为继柳永之后,神州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开创了跟苏轼开先河的豪放派分庭抗礼的婉约派。《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李清照是一位伟大的女词人,在中国词坛的第一流代表人物中,她应该名列前茅”。 二.“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李清照的叛逆性格 李清照敢于作诗讥讽公公赵挺之“以下犯上,炙手可热心可寒”,让我们联想到杜甫《丽人行》中的诗句:“炙手可寒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她的再嫁离异更能显示出她的叛逆性格。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了她起讼后夫的简单过程: 绍兴二年九月戊子朔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宫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 李清照在《校肉翰綦公崇礼启》中描绘误嫁张汝舟的经过:“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或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似同妇。”大意为:误嫁张汝舟是仓促中的错事,他病重乏智“所谓牛蚁不分时”,张汝舟热诚地向她示爱,其弟是老实人,希望姐姐晚年有靠,信了媒人的花言巧语,她自己病得要死,分辨不出张汝舟的假言假行,姐弟首鼠两端时,迫不及待的张汝舟抢亲般地将她迎回家。 《碧鸡漫志》云:“易安居士……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年流荡无依。”这桩离婚案恰好显露了李清照的个性光辉。她果断坚强,一旦认清了骗子真相,决不姑息忍从,拖泥带水,立即分道扬镳,坚决离婚,表现出对封建礼教大无畏的反抗精神。 三.“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李清照的忠君爱国思想 李清照不是纯粹意义上缠绵于离愁别恨的弱女子,她是关心时局、爱国爱民的,面对南北分裂的家国之悲,写下了“南来尚觉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的不朽诗句。而对南宋朝廷苟安江南的可耻行径,写了“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的诗篇,予以痛斥,并对历史上的项羽这位英雄给予颂扬,其《乌江》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意跟抗金名将岳飞不谋而合,忧国忧民,壮怀激烈。在《上枢密韩公》诗曰: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头鹊定惊。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宋高宗不顾江山社稷,不管父兄在金蒙受苦难,情愿向金人大肆进钱献物。他喜听劝和说降之辞,李清照不顾触犯龙颜的危险,力主收复失地,维护国家尊严,既是对苟安妥协的南宋朝廷的一番逆耳忠言,更是对皇帝身边“巧言者”的无情鞭挞。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情操和品格,千载之后,仍能激发自尊自立的民族信念。 总之,李清照的一生,是悲苦不幸的一生,国恨家愁,集于一身。她的作品,今天读来,仍能激发自尊自立的民族信念。 试论元杂剧兴盛所反映的文学发展规律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步入成熟期的标志,它代表了元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王国维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元杂剧形成于一个立国不到百年的封建王朝里,其骤起的繁荣显得那样的急促、迷离,引起了文学史家的关注。对于兴盛一时的元杂剧,人们始终怀着寻根究底的热情,探其兴盛原因究竟何在?   众多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因和外因,只有当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于事物发展时,才能真正促进事物发展的进程,相信元杂剧的发展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从元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