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

第三章 辛亥革命 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主要内容;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控制,多方扩展其在华势力。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了。; 2.社会矛盾激化 本来就十分沉重的税赋加上巨额的对外赔款,使广大劳动人民不堪重负,民不聊生。;例:抢米风潮; 这些事实说明: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3.清末“新政”; 4.预备仿行宪政和立宪:新政无法挽救清廷的统治危机。清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与1905年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归国后实行预备仿行宪政。 ;预备立宪: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两年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不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改???号宣统。溥仪两岁,由载沣监国摄政。;皇族内阁:1911年5月8日,清政府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他们分别控制着总理、民政、库支、海军、司法、农工商、理藩等重要职位。人们称它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2、革命派的宣传工作;邹容,字蔚丹,四川巴县人。1903年撰成《革命军》一书,印成单行本后,畅销100多万册,轰动了知识界和海外华侨。后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年仅21岁。;陈天华,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4年写成《猛回头》、《警世钟》两本著作。;3、革命派的组织工作;4、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政 府,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了建国三序,即军法之制,约法之制,宪法之制。还提出了五权宪法,即立法、行政、司法、考选、监察权的主张。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 纲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特点,符合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愿望,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二、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黄花岗起义: ;2、保路风潮;3、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了首义的胜利。;;湖北武昌起义门; 武昌起义的第二天,在湖北省谘议局的旧址,设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清新军协统黎元洪任都督。 武昌起义胜利后,散布各地的革命党人都积极响应,发动新军和会党起义。到11月份,全国二十四省区中有十四省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其余地区也正在酝酿或爆发着起义。;4、帝制覆灭:在各地武装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到了尽头。;二、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誓词; 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三个月期间,颁布了不少关于社会改革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一页;主要内容 《临时约法》共7章56条,规定了中华民国的全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在得到南方政府同意让权的保证后,又回过头来武力逼迫使清帝退位。袁在清帝退位第二天(1912.2.13)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职。为防止袁世凯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 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派专使赴北京迎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袁暗中指使他的亲信在北京举行“兵变”,北方形势紧张,参议院只得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2、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于1913年11月4日下令解散国会,撤销议会。;帝制复辟: 袁世凯想当皇帝,急需取得日本支持,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暗示说:“若开诚交涉,则日本希望贵大总统再高升一步”。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表示除第五部分各条以后协商外,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了??本的要求。;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