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2A).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师(2A)

第三节 认识过程;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或内脏感觉(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三、感觉现象 (一)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如:明适应、暗适应现象。 ;(二)感觉后象 当外界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然留存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感觉后象。 ;(三)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同时对比(同时产生两种感觉所形成的对比) 2、相继对比(先后产生两种感觉所形成的对比) ;(四)联觉 某种刺激引起某种感觉,并且同时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称为联觉。如黑色看起来觉得沉闷、压抑。 ;四、视觉、听觉 1、视觉 (1)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波(即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2)视觉器官 ①外界光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锥体细胞、杆体细胞)—视神经—枕叶后端 —视觉 ②视网膜的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即锥体细胞(感受强光,称为明视觉器官)和杆体细胞(感受弱光,称为暗视觉器官)。 ;2、听觉 (1)听觉的适宜刺激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即20—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2)听觉器官 ①听觉器官(耳廓、外耳道和内耳) ②声波—科蒂氏器官—神经冲动 —听神经—颞上回—听觉;五、其他感觉 (一)嗅觉 1、适宜刺激:能挥发气味和有气味的某些物质。 2、嗅觉器官: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3、嗅觉中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 ;(二)味觉 1、适宜刺激: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甜苦酸咸)的某些物质。 2、味觉感受性与嗅觉密切相关。失去嗅觉,也就难品其味,因为香和味是密不可分的。 3、味觉感受性和机体的生理状况有关。 饿—甜咸感受性较高,酸苦感受性较低; 饱—酸苦感受性较高,甜咸感受性较低。;(三)皮肤感觉 皮肤感觉的种类: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分别有相应的受纳器或感受器)。 ;(四)平衡觉(静觉) 1、感受器:前庭器官(内耳)。 2、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主要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3、人体位置改变—耳石运动、半规管液体流动—前庭器官—平衡感觉 ;(五)运动觉(动觉) 1、感受器:位于或分布于肌肉、筋腱和关节之中。 2、身体运动—刺激动觉感受器—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脊髓后索—丘脑—中央后回 3、动觉在心理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视知觉、触摸觉、言语动觉以及身体的运动,均需视觉、触觉、言语听觉与动觉的结合,以及动觉的反馈信息。;(六)内脏感觉 1、内脏感觉的种类:饥饿、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疼痛等。 2、正常情况下,大脑接受的有关内脏感觉的信息比较少,当内脏器官产生异常时,大脑接受其信息会增加,从而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七)痛觉 1、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的末梢分布在皮肤之下,比触觉感受器位置深些。 2、痛觉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手段,当组织受到潜在的和实际的伤害时,即会发生疼痛的感觉。 ;3、引起痛感的刺激是通过化学物质(舒缓激肽和组胺)激活游离神经末梢(人体中分布得最为广泛的躯体觉受纳器或感受器)的结果。 4、内脏痛觉通常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有放射感;皮肤痛觉通常定位准确、性质清楚(能说清是扎痛、拧痛或胀痛等)。;※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告知身体的某个部位产生病变,引起人们的警觉,从而产生保护意识和行为。;※1、针刺镇痛 2、催眠无痛拔牙;第二单元 知觉 ; 感觉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许多属性及其关系的综合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密不可分的,统称为感知。; 在知觉过程中,人脑总是在已有经验参加之下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加工,给事物以名称,对事物作出解释。 ;※观察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 知觉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而观察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在观察中,由于有思维参加,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感性认识。 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和观察可以获得外界事物的信息,形成丰富的感性认识。;二、知觉的基本特性;(二)选择性 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是众多的。但是,人并不能注意到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也不能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能选择其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