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
那些改变世界的科学少年
威尔森向奥巴马介绍自己的核物理研究
虽然只是个还在学校读书的美国小伙子,今年18岁的泰勒·威尔森可没少见大人物。去年2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就特意把他请到白宫小聚,刚一见面就赶紧凑过去跟这个平日爱把自己关进实验室的年轻人打招呼。
“今天见到你真高兴!你很快就可以为我工作了吧?”奥巴马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威尔森,一边交代身边的工作人员,“务必让国土安全部的负责人跟他谈谈,搞明白他探测核物质的那套方法。”
全世界只有30多个人成功地在没有政府资助情况下独立建造核反应堆,威尔森就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新型核辐射探测器,以高出数百倍的灵敏度取代了现有设备,替美国政府省了几百万美元的国防经费。
不过,像威尔森一样的科学少年可并不在少数——12岁的英国小学生当上了欧洲最年轻的软件工程师,一边在学校足球队踢球一边掌管自己的软件公司;15岁的美国中学生发明了又便宜又可靠的癌症试纸,准确率近乎100%……他们并非出身科学世家,却在互联网时代依靠自学,成了跟成年人比肩的大发明家。
“我们应当想尽各种办法,让年轻人参与到科学和设计中来,激发他们创造的灵感,鼓励他们大胆地发明。”奥巴马在前不久的“教育创新”演讲中说,“孩子们应当是新事物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旧玩具的消费者。”
车库里的核物理学家,生物课上的抗癌战士,他们都是怎么来的?
威尔森长得高高瘦瘦,蓝色的大眼睛被金色的齐刘海遮住了一大半,脸色白得就像一张未经涂写的纸。他喜欢跟朋友踢足球,也喜欢和同学开派对,不过平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还是躲到自家车库里,搞一场爆炸。
从威尔森11岁开始,这种爆炸就时不时在他家后院上演。一开始只是研制失败的烟花冷不丁地炸个响,后来当这个男孩在书店读到了关于研制核反应堆的文章后,轰隆的声音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后院里。有时候爆炸声音太响,邻居们都吓得从屋子里跑出来,眼瞅着一朵朵蘑菇云从威尔森家院子里飘出来。
同住一个屋檐下的父母早就习惯了满脑袋古怪主意的儿子。威尔森打小就喜欢把自己关在外婆家的车库里,嚷嚷着自己要在这里“造一颗星星”。10岁那年,他在卧室里贴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不出一个礼拜就全背了下来。后来在家庭聚会上,他穿着一身实验隔离服出现,手里拿着一套采血针,要求在场的亲属每人贡献一滴血,好让他进行“基因对比试验”。
“我们的儿子把车库改造成的实验室,说要搞出一个核反应堆出来。”威尔森的爸爸肯尼斯在接受采访时说,“科学什么的,我们一点儿也不懂。但是我想让孩子自己搞清楚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竭尽所能,给他这样的环境去思考、成长。”
于是,靠在工厂里给可口可乐装瓶为生的爸爸和当瑜伽教练的妈妈,带着自己满肚子怪主意的儿子,连续几个周末穿梭在家乡的小店里,购买实验设备和相关书籍。为了在网上购买放射性设备,威尔森花光了自己攒下来的所有零用钱。
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既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也没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单凭一己之力,要怎么才能做出点事情来呢?在这个问题上,研究核聚变的威尔森和另一个美国少年杰克·安德拉卡有着近乎一致的答案:上网。
今年15岁的安德拉卡从小也有一肚子的问题,比如“塑料玩具为什么会漂在水上,石头为什么沉在水底”。身为工匠的父亲则鼓励他,“自己想办法搞明白”。所以,当跟他亲近的叔叔因癌症去世,满心迷惑的安德拉卡在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引擎里输入了这个他都不太会拼写的生词——“胰腺癌”。
只花了几秒钟,互联网就给了他成千上万条回复。这个美国中学生惊讶地发现,这是种5年存活率只有5%的致命疾病,由于人类检测早期症状的方法昂贵又低效,误诊率超过30%,所以确诊的时候,病人往往已身处晚期。
“现在所用的胰腺癌检测技术已经有60多年历史了,比我爸的年龄还大!”脸上还长着青春痘的安德拉卡在去年的一场TED演讲中说,“所以我就想,肯定会有一种方法比这个老掉牙的技术更有效,我要找到它。”
于是,他开始在学术期刊网站上阅读大量专业文献,还把它们打印出来,在上生物课的时候,塞在课桌下面偷偷看。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一个涵盖超过8000种蛋白酶的数据库寻找癌症标志物。在尝试了超过4000次以后,他终于找到了能够判定癌症的标志物,并设计出一套利用纳米技术快速检测癌症的实验方法。
就这样,安德拉卡给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大学教授们群发了200封邮件,告知他们这个方法。这个尚未步入社会的孩子那时候觉得,只要自己点击发送,“就能悠哉游哉地坐在椅子里,等着那些科学家们改变世界了”。
在他们的字典里,原本就没有“不可能”这个词
不过,从事科学研究的大人们可没工夫听这些小家伙的意见。当他们第一次知道这些小鬼鼓捣的科学实验时,几乎没人为这些孩子叫好。
威尔森曾给同样研究核反应堆的科学家发邮件,2007年他还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