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摄影的娱乐化——由威廉王子婚礼照片在报纸上的使用说起的论文.doc
新闻摄影的娱乐化——由威廉王子婚礼照片在报纸上的使用说起的论文 【本文提要】如果把新闻看作消费品的话,那么作为消费者的受众希望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消费新闻,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要求了。于是,新闻的娱乐化就有了市场。而众多的新闻报道手段中,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方式,新闻摄影的娱乐化就更受到欢迎。本文以英国威廉王子婚礼报道为例,对世界主流报纸头版图片使用中的娱乐化倾向做比对分析。 【关键词】 新闻摄影 娱乐化 威廉王子婚礼 主流大报 照相机发明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留下自己的形象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快乐。因此,摄影原本就是一种娱乐方式。直到新闻摄影诞生之后,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识之士们,才动了用镜头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念头,才有了用相机去拍尽人间疾苦的壮志豪情。 如今,人们看多了让人纠结的“疾苦”画面以后,但凡有一点点可能,无论是摄影记者还是图片编辑,都愿意在职业操守允许的范围内,动一点小心眼、玩一点小技巧,把新闻照片尽可能拍得轻松一些、用得娱乐一点,而读者也愿意在轻松愉快之中接受新闻信息。这就使得新闻摄影的娱乐化在心理层面上既有了专业基础,又有了读者基础。 这两个基础在威廉王子婚礼的图片报道中达到了一次默契的统一和完美的结合。 诙谐娱乐——捂耳花童广受欢迎 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从教堂回到白金汉宫在阳台向公众挥手致意,并当众亲吻,这是皇家婚礼的传统压轴节目,也是全球观众翘首以盼的好戏。所有媒体的镜头、所有受众的目光都对准了那个阳台。这时候,新娘身边一小花童突然双手紧紧捂着耳朵,做“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状,并随着王子王妃接吻情节的进展,表情也由严肃地回避到痛苦地皱眉。.花童的囧模样与整体气氛形成了强烈对比和巨大反差。 笔者对次日世界各国500家主流报纸头版威廉王子婚礼照片的使用情况做了统计和比较,发现有多达352家报纸选用的不是教堂里庄严的婚礼照,而是一对新人在白金汉宫阳台上的照片,这个比率超过了70%。试想,如果没有那小花童的“出色”表现,“阳台照”在头版的见报率会这么高吗?而在352家使用“阳台照”的报纸中,又有267家、占75.9%的报纸选择了有捂耳小花童形象的照片,并在版式设计、图片处理上刻意突出这位花童。 就连《华盛顿邮报》这样的主流严肃大报,也想借着王子大婚娱乐一把。但是编辑似乎还是碍于严肃大报的定位,不好太“赤裸裸”地突出捂耳花童,于是选择了路透社记者dylan martinez拍摄的照片。画面上,左边是捂耳花童,右边是欢笑花童(见封三图1)。 相比之下,美国另外一份老牌严肃大报《洛杉矶时报》的图片编辑就不是那么谨小慎微、羞羞答答了,干脆选择了一幅只有捂耳花童没有欢笑花童的照片。这幅由美联社记者matt dunham拍摄的照片,在瞬间情节的抓取上有作者独特的想法:他选取了王子王妃将要接吻尚未吻到对方的瞬间,使得情节发展有了余地,有了空间,也有了动感。更有意思的是,捂耳花童的表情与留有余地的情节配合得恰到好处:对这种少儿不宜的事情只是不听不看,表情还算淡定,尚未现出痛苦(见封三图2)。 另一份美国小报《纽约邮报》编辑的娱乐化意愿显得十分强烈,他们不但选择了旨在突出捂耳花童的照片,而且大刀阔斧地剪裁掉了王子的半个身子,以突显大人和孩子反差强烈的各自表情。这幅照片抓取的瞬间也比《洛杉矶时报》照片稍微晚一点,一对新人已经深情地吻在了一起。此时,捂耳花童的表情也已经由淡定发展到痛苦。大人的甜蜜,小孩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和巨大反差。再加上编辑给出了整个头版来发表这一张照片,其娱乐化的视觉冲击力远远强于《华盛顿邮报》头版照片(见封三图3)。 《纽约邮报》借着威廉王子婚礼娱乐一把的想法在婚礼之前就已经呈现在了版面之上。婚礼前,坊间打赌如火如荼,赌威廉会穿什么颜色的礼服,也赌凯特的婚纱会是什么款式,《纽约邮报》也在“照片”上赌了一把。29日,王子结婚的当天,该报头版居然抢先发表了一张经过“ps”合成的“婚礼照”:王子穿着具有他空军飞行员职业特点的蓝色军礼服,与身穿白色婚纱的凯特坐在皇家御用马车上。但是,报纸上市几个小时之后,事实就证明了《纽约邮报》这一赌输得有多惨!输赢不重要,重在与民同乐的参与(见图4)。 另外,报纸头版用“ps”照片是很忌讳的,《纽约邮报》的编辑虽然在照片的左上角用了很不起眼的小字注明了“此为合成照片”(post photo posite),依然难逃扰乱视听之嫌。 美艳娱乐——伴娘喧宾夺主 上述这些报纸娱乐化的同时还是能够把握分寸,遵守了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那就是传递新闻信息永远是第一要务。捂耳花童再怎样抢眼,也只能把她处理成为威廉王子结婚这个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花絮,不能成为主角。 可有些报纸就没有守住这一原则,只讲求娱乐效果而忽略新闻信息的准确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