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臨床麻醉監测技术.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臨床麻醉監测技术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版本号:A修订号:0麻醉诊疗常规编制日期:2016年9月18日文件编号:RHYY-MZK-ZLCG-002受控状态:在控发布部门:麻醉科页码:第1页,共1页 临床麻醉监测技术 麻醉监测能及时了解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现及防止并发症和意外,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麻醉和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及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大手术和重危病人用有创血压(IBP)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气管内全身麻醉应该使用呼气末CO2(PETCO2)监测。小儿麻醉大手术应有体温监测。 1.呼吸功能监测 1.1呼吸运动与呼吸音 1.1.1 呼吸运动 包括呼吸运动形式、幅度、吸/呼比值、节律与频率。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大于每分钟25-30次,提示有呼吸功能不全,常见于脓毒血症、ARDS和肺梗死,呼吸频率减慢多见于颅内高压和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上呼吸道梗阻时出现三凹症状和吸气时间延长,下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 1.1.2呼吸音 气管狭窄出现管样喘鸣音,小气道梗阻时有喘息声,肺水肿、肺炎可闻及湿啰音,气管导管插入过深、肺不张、气胸和胸腔积液时患侧呼吸音降低或消失。 1.2 潮气量(VT)和每分钟通气量(VE) 可用呼吸容量表(spirometer)和麻醉机上通气量表(volumeter)测定。正常值:成人潮气量(VT)350-500ml,每分钟通气量(VE)5000-8000ml。机械通气时应监测呼出气量。 1.3 气道压力(Paw) 气道压力与潮气量、吸气流速、呼吸道阻力和肺顺应性有关,潮气量和吸气流速稳定时,气道压力直接反映呼吸道阻力和肺顺应性,在机械通气时,吸气时的气道内压峰值成人为1.18-1.47kPa(12-15 cmH2O),儿童约为0.98-1.18kPa(10-12 cmH2O),增加潮气量和吸气流速,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均可使平均气道压力升高。气道压降低或等于零时,指示呼吸回路漏气或气管导管接头脱落。 1.4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Sp02) 1.4.1 适应证 1.4.1.1 全身麻醉。 1.4.1.2 高位硬膜外阻滞。 1.4.1.3 老年和重危病人手术麻醉。 1.4.1.4 小儿麻醉。 1.4.1.5 机械通气和呼吸衰竭的治疗。 1.4.2 方法 1.4.2.1 开启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仪开关,电源中断时可用蓄电池。 1.4.2.2一般用手指探头,光源对准指甲,小儿可放在拇指上,也可用小儿探头,围绕手指、足趾或掌背、足背。 1.4.3 临床意义 1.4.3.1 同时显示脉率和Sp02,吸空气时Sp02正常值成人为96%-97%,新生儿91%-92%。 1.4.3.2 早期发现低氧血症(Sp02小于95%)及时纠正和避免严重缺氧。 1.4.3.3指容积脉搏振幅与温度、外周血管阻力及血压高低有关,发热、外周血管阻力低及血压正常则波幅高,低温及寒冷、外周血管收缩,搏动差,则波幅低,甚至消失。 1.4.4 注意事项 1.4.4.1 探头安放位置正确,导线用胶布固定。 1.4.4.2 血管收缩时,若在指根用1%普鲁卡因封闭,使血管扩张,则可测得Sp02。 1.4.4.3 涂指甲油后测不到。 1.4.4.4 低温、低血压时也不易测到Sp02。 1.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1.5.1 适应证 1.5.1.1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5.1.2 机械通气。 1.5.1.3 重危病人及心肺复苏病人。 1.5.2 方法 1.5.2.1 传感器置于气管导管接头近侧或用鼻导管放在两侧鼻腔。 1.5.2.2 开机并等仪器自动调零后,即可连续监测每次呼出气的PETCO2及波形变化。 1.5.3 临床意义 1.5.3.1 监测通气功能。 1.5.3.2 维持正常通气。 1.5.3.3 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1.5.3.4 及时发现故障。 1.5.3.5 调节呼吸参数和指导撤离呼吸器。 1.5.3.6 监测体内CO2产量的变化。 1.5.3.7 了解肺泡死腔量及肺血流量的变化。 1.5.3.8 监测循环功能。 1.5.3.9 CO2波形变化:如气管导管插入或滑入食管及接头脱落则波形消失,严重低氧血症波幅降低,呼吸心跳停止波形消失。 1.5.4 注意事项 1.5.4.1 CO2监测应定期使用标准浓度气体校正,使用前通大气,使基线位于零点。 1.5.4.2呼吸气体采样器,置于气管导管接口处,越近气管导管越好,小儿可将采样管置于气管导管尖端,采样管内不可有水汽。 1.5.4.3 贮水罐内的水应及时清除。 1.5.4.4 死腔通气增加、肺梗死、休克和心衰等循环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