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朱光潜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咬文嚼字朱光潜选编

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 说明的道理: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   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明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    这段话是对文字在不同的领域里具有不同特点的客观评价。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而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当然,这需要阅读和写作的人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涵义及问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述如何“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句式不同 意味不同 字数不同 意味不同 思想感情 意境不同 字眼不同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套板效应 示 意 图 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 随处留心思索 刻 苦自 励 推 陈 出 新 时求精炼吻合 不懒不粗心不自满 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咬文嚼字的意义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主旨句) 老鼠掉进书箱里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含义 A、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B、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 C、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强劲 召开 粗犷 良莠不齐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皑皑白雪 那英 纪晓岚 哈文 败在一撇上的战争 据资料记载: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河南的蒋军。可是,这场战争却没能在原计划的河南“沁阳”境地开战,而是弄到了河南的“泌(bì)阳”。沁阳在河南的北部,即黄河以北,而泌阳则在河南的南部,这一北一南相差200多公里。所以,最终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东坡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 咬文嚼字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 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重点字词 咬文嚼字 没 镞 岑寂 锱铢必较 烟榻 蕴 藉 付梓 尺 牍 下乘 倒 涎 (jiáo) (mò zú) (cén) (yùn jiè) (zǐ) (chéng) (tà) (dú) (xián) (zī zhū)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一、咬文嚼字释义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 ,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                  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P41第三段 结 构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