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docVIP

试论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doc

PAGE  PAGE 4 试论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够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挖掘出语文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诱发学生内心的美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爱好,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着意进行审美教育我感到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着意尝试审美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课堂渗透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作为现代人,如果不懂得美,不追求美,不会欣赏和创造美,那么可以说在精神气质或在能力上是有着严重缺陷的人。美与文明、美与人类幸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利用这些好教材,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为祖国未来培养有智慧的感情丰富的一代新人。   一 用视听结合创设美的情境。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如教《岳阳楼记》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跃宕起伏的 音乐观看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的雄伟壮丽的景色,让学生震撼于岳阳楼之大观。音乐声,江潮声,风声,雨声,沙鸥声,声声入耳。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置身于“淫雨霏霏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与春和景明时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不同景象会影响人物的心情,从而理解了迁客骚人为什么会有“感极而悲或喜洋洋”的两种览物之情。   二 用语句的节奏美,增强语感,感受音乐美。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三 把语言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激发想象力。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相当强,语文教材编有大量优美的富于教育意义的彩图和插图。老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图画美、图案美,唤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的思想情怀,从而激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例如:《周庄水韵》的彩图,描绘了中国水乡之美。我引导学生一边观看彩图一边阅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1)、作者主要写了与周庄的水有关的哪些景物?(板书:水中倒影、水上石桥、水傍古镇)(2)、作者还写了在不同时令三次到周庄的不同风采,各是怎样的画面?各抓住什么景物来写?(板书:风雨迷蒙的周庄像水墨画;冬雪后周庄像版画;春夜里节日的周庄像油画。各抓住雨水、雪水、河水来写),要求学生从画面进行玩味、联想、想象插图以外的另几幅图景,然后从文中的语言文字中去想象周庄的美。通过让同学观察、诵读、玩味,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自然;感受“三分水,二分桥,一半是旧城”,拱桥、水巷、石板街、古巷构成的周庄水乡特有的风貌。然后在优美抒情的乐曲声中,想象语言文字描绘出来的画面,感受语言表达美和图画美,让学生“像是走进了恬静的中国水乡画卷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家园的情感。叶圣陶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学生的想象,涵养学生的美感。”因此,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就可以通过挂图、彩图、插图、多媒体播放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一途径实现。   四 从课文的典型形象着手感受人性美,提高辨别美丑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特别是课文为我们提供了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各种典型形象,我们教学时可借此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审美情感。通过对人物的言行的分析,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如《百合花》文章对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语言、动作等进行细致的描写,把小通讯员善良、乐观、爱军的性格特点和新媳妇善良、质朴、娴静、纯洁的、拥军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特别是对小通讯员壮烈牺牲和新媳妇帮小通讯员缝袖子并把自己的新被子盖在小通讯员身上的描写,使人物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我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揣摩描写这两个人物的句子,体会军民鱼水情和这两个人物如百合花一样纯洁的心灵。从而给学生以强烈的审美刺激,加深对美的内在精神的体会。   五 审美教育的同时进行审丑教育,用“丑”烘托美。进行审美教育,值得提出的是美与丑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我们说的美育不仅是审美的教育,同时也包括审丑的教育。有些课文中的“丑”是用来陪衬烘托美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同时教学美与丑。如果忽视“丑”的教学,不引导学生加以审辩“丑”,那么美育就显得不够完美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憎恶会摇尾巴的狼;而对于《山米与白鹤》中的外祖父“老态龙钟,连亲生女儿都记不清,房里乱七八糟”;《阿炳在19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