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原理部分答案.doc
22.3试将下列物理量换算为SI制单位:
质量:1.5kgf·s2/m= kg
密度:13.6g/cm3= kg/ m3
压力:35kgf/cm2= Pa
4.7atm= Pa
670mmHg= Pa
功率:10马力= kW
比热容:2Btu/(lb·℉)= J/(kg·K)
3kcal/(kg·℃)= J/(kg·K)
流量:2.5L/s= m3/h
表面张力:70dyn/cm= N/m
5 kgf/m= N/m
解:
质量:1.5kgf·s2/m=14.709975kg
密度:13.6g/cm3=13.6×103kg/ m3
压力:35kg/cm2=3.43245×106Pa
4.7atm=4.762275×105Pa
670mmHg=8.93244×104Pa
功率:10马力=7.4569kW
比热容:2Btu/(lb·℉)= 8.3736×103J/(kg·K)
3kcal/(kg·℃)=1.25604×104J/(kg·K)
流量:2.5L/s=9m3/h
表面张力:70dyn/cm=0.07N/m
5 kgf/m=49.03325N/m
2.11有一装满水的储槽,直径1m、高3m。现由槽底部的小孔向外排水。小孔的直径为4cm,测得水流过小孔时的流速u0与槽内水面高度z的关系
u0=0.62(2gz)0.5
试求放出1m3水所需的时间。
解:设储槽横截面积为A1,小孔的面积为A2
由题得
A2u0=-dV/dt,即u0=-dz/dt×A1/A2
所以有
-dz/dt×(100/4)2=0.62(2gz)0.5
即有
-226.55×z-0.5dz=dt
z0=3m
z1=z0-1m3×(π×0.25m2)-1=1.73m
积分计算得
t=189.8s
3.6水在圆形直管中呈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说明在下列情况下,因流动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的变化情况:
(1)管长增加一倍;(2)管径增加一倍。
解:因为对于圆管层流流动的摩擦阻力,有
(1)当管长增加一倍时,流量不变,则阻力损失引起的压降增加1倍
(2)当管径增加一倍时,流量不变,则
um,2=um,1/4
d2=2d1
=/16
即压降变为原来的十六分之一。
3.11如图3-5所示,某厂计划建一水塔,将20℃水分别送至第一、第二车间的吸收塔中。第一车间的吸收塔为常压,第二车间的吸收塔内压力为20kPa(表压)。总管内径为50mm钢管,管长为(30+z0),通向两吸收塔的支管内径均为20mm,管长分别为28m和15m(以上各管长均已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长度在内)。喷嘴的阻力损失可以忽略。钢管的绝对粗糙度为0.2mm。现要求向第一车间的吸收塔供应1800kg/h的水,向第二车间的吸收塔供应2400kg/h的水,试确定水塔需距离地面至少多高?已知20℃水的粘度为1.0×10-3 Pa·s,摩擦系数可由式计算。
图3-5 习题3.11图示
解:总管路的流速为
u0=qm0/(ρπr2)
=4200 kg/h/(1×103kg/m3×π×0.0252m2)
=0.594m/s
第一车间的管路流速为
u1=qm1/(ρπr2)
=1800kg/h/(1×103kg/m3×π×0.012m2)
=1.592m/s
第二车间的管路流速为
u2=qm2/(ρπr2)
=2400 kg/h/(1×103kg/m3×π×0.012m2)
=2.122m/s
则
Re0=duρ/μ=29700
λ0=0.1(ε/d+58/Re)0.23=0.0308
Re1=duρ/μ=31840
λ1=0.1(ε/d+58/Re)0.23=0.036
Re2=duρ/μ=42400
λ2=0.1(ε/d+58/Re)0.23=0.0357
以车间一为控制单元,有伯努利方程
u12/2+gz1+p1/ρ+Σhf1=gz0+p0/ρ
p1= p0,故
(1.592m/s)2/2+9.8m/s2×3m+0.0308×(0.594m/s)2×(30+z0)m/(2×0.05m)+0.036×(1.592m/s)2×28m/(2×0.02m)=9.8m/s2×z0
解之得
z0=10.09m
以车间二为控制单元,有伯努利方程
u22/2+gz2+p2/ρ+Σhf2=gz0+p0/ρ
(2.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