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文言虚词积累课件2选编
专家系列讲座; 同学们,当老师提问或请同学们练习时,你可以按播放器上的暂停键思考或练习,然后再点击播放键。;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
(二);1、掌握虚词“而、则、乃、若、且、虽、然、乎、焉”的意义与用法。
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七、复习“而”;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④水落而石出
⑤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③熙熙而乐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⑤朝而往,暮而归;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3.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如:
①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②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
③至则无可用(《黔之驴》); (二)“则”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一)“乃”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于是”等 。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
①久而乃和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三)“乃”用于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就是”。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副词,才)
2.乃大惊 (副词,竟然)
3.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副词,才)
4.乃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
5.陈涉乃立为王 (副词,于是,就); 1.“若”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①若毒之乎?(你)《捕蛇者说》②更若役,复若赋…… (你的)《捕蛇者说》。; 2.“若”有时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如: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3.复音虚词 “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近似“像那”“至于”“又如”。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4.“若”有时用作动词,译为“如同”、“像”。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5.“若”有时相当于“如”、“比得上”,如: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 (一)“且”用作连词。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表递进关系,译为“况且、而且”。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表并列关系,如:河汉清且浅(《古诗十九首》);
3.表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二)“且”用作副词,主要有两种情况:
1.译为“将要” “将近”,如:
①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2.译为“姑且、暂且” ,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虽”用作连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