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5c末16c初) 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c初—19c) 三、“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c中后期) 四、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c末20c初);;资本主义产生;一、分散的文明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 三、新航路的开辟 ;一、分散的文明;南欧 爱琴海沿岸;东亚儒家文明;文明区域分布特点;;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②社会分工的扩大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生产力发展;二、新航路的开辟;;材料1: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 欧洲本身的贵金矿藏是微不足道的,加之买得多卖得少,就是贸易入超,靠输出金属货币来维持与东方的交易,几百年间都是如此,这就使西方的货币材料日显紧张。 ——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马可?波罗(1254--1342);马可·波罗(1254—1342),17岁时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回国后发表《马可·波罗游记》;;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动脑筋; ; 材料四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国家都在15世纪末……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化过程。这样一来,过去那些以战争为专业的贵族们……纷纷转向海上寻求出路,寻求新的发财之道。同时,这两国的城市商人……希望发展自己的贸易事业,因而支持海上探险。而且,这两国的专制政府为了开拓更宽阔的疆土,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来源,也支持海上探险,并且特别热心。再加上西班牙、葡萄牙在同阿拉伯人斗争的过程中建立了强大的海军,有足够的力量来装备航船和保护海上探险活动的进行。 ——陈梧桐、魏恤民:《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历史(必修Ⅱ)》;(二)条件:可能性 1 、客观条件: ①技术:指南针、多桅???船 ②知识:地圆学说 2 、主观条件:西、葡王室支持 ;;北美洲; 新航路的开辟 ;? 材料2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我们也把盖在大桅顶端以免它损坏帆缆索具的几张牛皮取下来吃了。但是它们经过风吹日晒和雨淋,已经十分坚硬,我们只好把它们放在海水里泡上四五天,然后再放在火上烤,这样才能吃下去。我们还常常吃木屑。有人卖老鼠……然而,即使这样也找不到老鼠了。 引自与麦哲伦一道作环球航行的皮加费塔在航海日记中的描述;;;花生;;;;价格革命; 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有人说它是殖民掠夺之路, 有人说它是思想震撼之路。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茶叶、丝绸、香料、瓷器; 材料5: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出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对欧洲 对亚非拉 对世界;分散的文明;;自公元1405年始,明朝皇帝朱棣派郑和率领两万七、八千人、两百余艘船只七次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航程万余里,历经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史称郑和下西洋。 ;;梁启超的困惑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迦马)以后,有无数量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1405—1433年,中国的郑和受明朝皇帝的委派,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次远航。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到达东非沿岸的很多地方,最远到过今天的肯尼亚一带。;目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 新航路开辟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 背景不同: 郑和下西洋是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