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沿江地区产业现状剖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苏州沿江地区产业现状分析 苏州沿江地区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比较 (一)经济实力比较 苏州市五个下辖市中有三个临江,分别为常熟、张家港、太仓。该地区经济发达,经济外向度高,城市化水平高,正以其独特的岸线和水资源优势,逐渐成为基础产业投资、生根的绝佳地区。2002年,该区总人口为233.82万(以户籍为统计口径),土地面积2486平方公里,GDP为910.1亿元,工业增加值483.68亿元,财政收入100.28亿元,分别占苏州全市的40.05%、29.28%、43.75%、43.70%和34.48%。江苏省实施沿江大开发战略,为苏州沿江地区新一轮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表1 苏州沿江地区经济实力分析及与相关地区比较(2002年) 县市名总人口(万人)GDP (亿元)人均GDP(元)工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亿美元)财政收???(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常熟103.62365.0135202189.4739.0119.8341.024.85张家港85.27365.0242783204.0936.9930.2843.084.82太仓44.93180.074009690.1237.0516.6916.184.00沿江地区233.82910.1038923483.6837.8166.80100.2813.67昆山60.69314.3452078190.9930.8184.7441.5210.18吴江76.94234.5630466118.6637.0536.0722.393.56苏州市区212.40727.1534475387.6337.96176.29126.6320.72苏州市583.862080.34357001106.8737.36363.90290.8248.14江苏临江地区*24092230.17162431066.8837.6184.40181.3914.95江苏省7127.310636.7143974820.137.30703.01483.7108.30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03》,《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整理而得。 注:1.由于资料限制,*行数据由2001年各县市的资料整理而得。 2.江苏临江县市是指:常熟、张家港、太仓、启东、海门、如皋、通州、靖江、泰兴、江阴、江都、仪征、扬中、句容、丹阳15个县级市。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苏州沿江地区总人口、GDP、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江苏临江县市的9.71%、40.81%、45.33%、79.14%、55.28%和91.43%,分别占苏州市的40.05%、43.75%、43.70%、18.35%、34.48%和28.40%,分别占江苏省的3.28%、8.86%、10.03%、9.50%、6.76%和12.62%。人均GDP比苏州全市平均水平高3223元,比江苏省平均水平高24526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也分别比全市和江苏省高0.45和0.51个百分点。我们再从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总队2003年2月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名录看,江苏有14县(市)入围,苏州沿江地区全部都在前十名之列,均高于上海市的郊县。特别是张家港市,列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的顺德和南海。可见沿江地区经济实力无论是在江苏临江县市中,还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工业化进程分析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用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霍夫曼系数(轻重工业净产值之比)、人均收入水平三个指标来综合判断工业化进程与发展水平阶段。见表2, 表2 苏州市沿江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比较(2002年) 指标 地区人均GDP(元)第二产业占GDP比重(%)霍夫曼系数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常熟3520256.641.60722.9049.1827.92张家港4278360.120.91117.1250.5932.29太仓4009654.721.34927.6650.2522.09沿江地区3892357.651.22721.7249.8428.44苏州市3570058.231.08519.0449.8531.11江苏临江县市*1624352.91—41.0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