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英雄的“夺命水坝”.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业英雄的“夺命水坝”.doc

创业英雄的“夺命水坝”   浮山堰在其修筑之初,就注定是一个一触即溃的“豆腐渣”工程。   公元514年,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雄心勃勃,为了给予北魏军队沉重的一击,决定在淮河上修筑一个工程浩大的拦河大坝,壅水回流,水淹北魏军事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   南齐末年,齐梁政权交替间,社会动荡混乱,齐将裴叔业以寿阳降魏。南梁建立后,梁魏在淮河沿岸经常发生拉锯战,寿阳作为北魏进攻南梁的前沿阵地,对南梁威胁很大。   梁武帝萧衍将修筑淮河拦河大坝的位置选择在今天安徽省明光市、五河县及江苏省泗洪县三地交界的淮河中下游浮山峡上。史称“萧粱堰”,又叫“浮山堰”。为修筑此堰,南梁政府动用役夫20万。因为兵士不足,又取派民夫,每20户令出5丁。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开国皇帝一般为乱世枭雄,颇有些政治智慧和手段,才能在群雄并起的时代,硬打出一片自己的江山。萧衍也不例外。他原本就和南齐皇室关系密切,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在齐明帝时期,萧衍曾领兵力退北魏大军,由此登上高位。齐明帝去世后,东昏侯萧宝卷即位,治国无术、暴虐无道。萧衍因而起兵诛杀萧宝卷,立萧宝融为帝,即齐和帝。   这时候的萧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公元502年,萧衍逼迫萧宝融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建立了萧梁政权。   萧衍在位时间长达48年,去世时86岁高龄,是历史上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长寿的皇帝。很多人对萧衍的评价都是“半世功过”,意思是说,他为政的将近半个世纪中,前半段还算个政绩显著的明君;后半段则因为过度崇信佛教,甚至数次舍身出家,对内放纵腐败,最终导致“侯景之乱”,自己饿死台城。   欧阳修对萧衍的评价是:梁萧氏兴于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清康熙帝则认为: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   萧衍下令修筑浮山堰那年刚好五十岁,是其执政的第13个年头。这一年是天监十三年,“天监”是其为政48年所用的7个年号中的第一个。照理说,这个时候的萧衍仍处在“有功在民”的英雄时期。   然而,浮山堰的修筑工程量浩大,而且异常艰难。《梁书》记载:“(天监)十四年,夏日,疾疫,死者相枕,蝇虫昼夜声相合”。浮山堰动工的第二年夏天,就因为瘟疫流行,导致死者相枕。到了这年的冬天,又是严寒相逼。《梁书》说:“是冬,又寒甚,淮泗尽冻,士卒死者十七八”。于是,有人推算,仅仅因为修筑浮山堰,兵士、役夫死亡者,至少有十余万。   公元516年4月,工程浩大的浮山堰终于合龙完工了。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浮山堰)长九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坝,也是当时的世界之最。   可惜的是,浮山堰在其修筑之初,就注定是一个一触即溃的“豆腐渣”工程。当拦河大坝选址浮山峡之后,便有人认为筑堰方案不可行,理由是“淮内沙土漂轻,不坚实,其功不可就”,力劝萧衍放弃筑堰计划。然而,萧衍一意孤行。   浮山堰完工后,首先遭殃的是上游的百姓。大坝以上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一片泽国,难民哭声震天,尸骨遍野。而寿阳城的北魏军队却未伤毫发。他们早就在八公山上筑城,水涨起来了,就到山上躲避。   公元516年9月,《资治通鉴》说:“淮水暴涨,堰坏,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万余口,皆漂入海。”以十余万士兵、民夫的生命为代价修筑起来的浮山堰仅仅维持了四五个月,在淹死了上游无数平民之后,又一夕崩溃。滚滚洪水倾倒而下,裹挟着建在大坝上的军营里的无数将士,更卷走了淮河沿岸无数村落的平民百姓,又是十余万人命丧黄泉。   据现有史料推算,如果筑坝的南梁军民累死、饿死、病死、冻死者达到十余万人,溃坝时又有十余万人被洪水冲走,再加上蓄水时被淹没的灾民,那么,因为一座浮山堰而死的南梁军民,至少有30万人。   就这样,梁武帝用30万人的生命为自己的颟顸埋单,而他是否仍是一位“半世英名”的君主,也许还要再甄别。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