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十二章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一)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 最后公路(final common path):α运动神经元和脑运动神经元接受外周的传入信息和高位中枢的下传冲动,产生传出冲动至相应的骨骼肌。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运动单位的大小决定于神经元末梢分支数目的多少。 二、姿势的中枢调节 (一)脊髓的调节功能 1.脊休克(spinal shock): 概念: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脊髓的反射暂时丧失的现象. 表现:肌张力下降甚至消失,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出现,粪、尿储留. 产生原因: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如大脑皮层前庭核、RF对脊髓的控制作用(抑制和易化). 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姿势反射(postural reflex):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的反射活动. 脊髓水平完成的姿势反射: 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 (1)对侧伸肌反射 屈肌反射(flexor reflex):在脊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 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 extensor reflex): 刺激强度过大时,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发生对侧肢体伸肌的反射活动. (2)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概念: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类型: 1)腱反射(tendon reflex):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 2)肌紧张(muscle tonus):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 两种牵张反射的比较 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如叩击 单突触反射 肌肉同步活动 位相性牵张反射 不能持久 肌梭 肌紧张 缓慢牵拉肌腱 多突触反射 肌肉交替收缩 紧张性牵张反射 不易疲劳 肌梭 牵张反射的生理意义 脊髓的牵张反射主要表现在伸肌,因此牵张反射,尤其肌紧张,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站立姿势。 腱反射的病理意义 腱反射减弱:反射弧损害 腱反射亢进:中枢病变 肌梭及其基本结构 肌梭(muscle spindle)是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感受牵拉刺激. 肌梭由6-12根梭内肌纤维(intrafusal fiber)和结缔组织囊构成.囊外为梭外肌纤维(extrafusal fiber) 梭内肌纤维与感受装置呈串联 梭外肌纤维与肌梭呈并联 牵张反射的机制 梭内肌纤维分为核袋纤维(nuclear bag fiber)和核链纤维(nuclear chain fiber) 肌梭的传入神经 Ⅰa类纤维:传导核袋和核链纤维的冲动. Ⅱ类纤维:传导核链纤维的冲动. 两类纤维都终止于脊髓的a运动神经元. 肌梭的传出神经 γ传出神经纤维:板状末稍-核袋纤维;链状末稍-核链纤维 反射过程: 高位中枢→γ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内肌收缩 牵拉→肌梭与肌肉同时被拉长→肌梭感受器兴奋→ Ⅰa类传入冲动↑ →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 腱器官(tendon organ),对肌肉张力变化敏感.张力感受器,与梭外肌纤维串联。 用力牵拉肌肉→腱器官兴奋→ Ⅰb传入冲动↑→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抑制→梭外肌舒张 抑制牵张反射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1)去大脑动物:中脑的上、下丘之间切断脑 干的动物. 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去大脑动物表现的伸肌紧张亢进的状态. 具体表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坚 硬,呈角弓反张. 去大脑僵直是建立在脊髓牵张反射的基础上.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 脑干以外的抑制区加强脑干抑制区的活动;易化区通过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发挥作用。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原因:切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联系,使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 中脑上下丘间离断 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制: α僵直:高位中枢下行作用于α运动神经元 γ僵直:高位中枢下行作用于γ运动神经元,使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转而增强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经典的去大脑僵直属于γ僵直 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1)状态反射(attitudinal reflex):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 迷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pptx VIP
- 标准图集-11K406-暖,冷风机选用与安装.pdf VIP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精).pptx VIP
- 2024年烟草公司笔试试题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程.pdf VIP
- 化学-郑州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pdf VIP
- 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哲学与人生 第三课 追求人生理想 教案(表格式).doc.docx VIP
- 七夕情人节牛郎织女小报手抄报word电子模板黑白线稿横版竖版涂色 (1).docx VIP
- 歌曲二胡曲谱.doc VIP
- 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第六版王宗江习题答案.docx
文档评论(0)